(聊城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鲁教版.ppt
《(聊城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课件鲁教版.ppt(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辨一辨1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 )25g冰融化后得到5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煤在空气中燃烧后成为煤灰,煤灰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小,但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4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 ),考点2 化学方程式,辨一辨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MgO2 MgO2。( ) 2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O2 CO2。( ),考点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想一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未知量时不能带单位;写准物质化学
2、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相对分子质量写在反应物的正下方,计算中需要的才写,不需要的不写;已知量、未知量的单位要统一;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正比,解设比答要完整。,【例1】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18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D.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典型例题运用,类型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乙反应后的质量为8g,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后
3、甲、丙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丁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该反应是丁生成甲和丙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错误;待测值为8,B错误;反应中消耗丁27g,生成丙9g,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27931,C正确;由于甲、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生成的质量比为21,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D错误。 解题方法解此类题目可分三步: 第一步:未知物质质量的测定。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列出等式,求出未知物质的质量。 第二步: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定。反应后质量增加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的物质。 第三步: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特点判断反应类
4、型等其他信息的正误。 注意事项对于反应中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对反应没任何影响的物质。,变式运用1.2017徐州中考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 D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52,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结合表格中的数值,解得m4,甲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A错误;由于丙质量减少,乙、丁质量增加,所以发生的是分解反应,丙一定是化合物,B错误、
5、C正确;乙在反应中质量增加9g,丁在反应中质量增加6g,因此二者反应中的质量比为32,D错误。,2.2017呼和浩特中考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C 由图知,甲为SiCl4,乙为H2,丙为Si,丁为H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一定条件,Si4HCl。甲物质由SiCl4分子构成,每个SiCl4分子由1个Si原子和4个Cl原子构成,A错误;在该反应前后,Si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
6、价,B错误;由化学反应中的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氯化氢中氢元素的质量,C正确;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D错误。,类型 2 结合坐标图或表格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2】2017泰安中考现有一家庭食用纯碱样品,其中含杂质氯化钠(不含其他杂质),为了测定样品中杂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李明同学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解析:由题意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和第2次相比较,等
7、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与不同质量的固体样品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相等,由此可以判断氯化钙完全反应,固体有剩余;第2次和第3次相比较,等质量的固体样品与不同质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相等,由此可以判断第3次所取的氯化钙溶液有剩余,固体样品完全反应,综上分析可以知道第2次实验时所给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和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时,都必须选择第2次的数据进行计算。(1)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碳酸钠、氯化钙的质量,样品的质量减去碳酸钠的质量就是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2)根据氯化钙的质量计算出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分数;(3)生成的氯化
8、钠和原样品中的氯化钠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变化前的总质量减去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二者的质量之比就是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解题方法对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试题,首先进行信息梳理:(1)需要求的量;(2)分析、选用计算公式;(3)需要知道的量;(4)根据未知量设未知数,然后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即可。 注意事项计算反应后溶质的质量时一定要确定杂质是否已经转化成了溶质;计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时要确定杂质是否已经溶解。,变式运用3.2017达州中考NaCl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
9、到4.4gCO2和100g21.1%的NaCl溶液,求: (1)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7.3 g。 (2)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2017武汉中考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他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 是 (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5.2017黔东南中考我州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
10、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请计算: (1)X的值为 1.5 。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83.3% 。 (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前三次每次加入10g盐酸都是减少固体2g,而第四次减少了1.5g,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杂质,所以第五次依旧为1.5g。进而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而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根据每10g盐酸对应2g碳酸钙来计算。,重点实验 突破,实验5: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特别提醒(1)白磷燃烧实验中气球形状变化的原因:由于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所以气球鼓起来;又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
11、瓶内气体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变小,冷却后,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气球变得比白磷燃烧前更瘪。 (2)气球的作用: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缓存作用;二是起密封作用,防止实验时锥形瓶内外发生气体交换。,典例分析,2017杭州中考小金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g/cm3)(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和V和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m1m2m3m4V 。 (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聊城 专版 2018 中考 化学 复习 第一 部分 系统 成绩 基石 第五 单元 定量 研究 化学反应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