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14遗传规律相关“比例”与“实质”学案.doc
《(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14遗传规律相关“比例”与“实质”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基因的传递规律考点14遗传规律相关“比例”与“实质”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 14 遗传规律相关“比例”与“实质”1一对等位基因相关的分离比(1)若正常完全显性,则 AaAa3(A_)1aa。(2)若是不完全显性,则 AaAa1AA2Aa1aa。(3)若是显性纯合致死,则 AaAa2Aa1aa。(4)若是隐性纯合致死,则 AaAa全为显性。(5)若是显性花粉致死,则 AaAa1Aa1aa。(6)若是隐性花粉致死,则 AaAa全为显性;X AXaXaY1(X A Y)1(X aY)。2两对等位基因相关的性状分离比(1)自由组合正常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2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AaX BXbAaXBY(A、a 控制白化病、B、b 控制
2、色盲)(2)基因互作变式AaBb 自交后代比例 AaBb 测交后代比例9(33)1961 1219(331)97 13(93)311231 211(933)1151 3193(31)934 1121(22)(141)(22)114641 121(931)3133 31(3)纯合致死变式若显性纯合(AA 和 BB)致死,则AaBbAaBb4AaBb2Aabb2aaBb1aabb;AaBbaabb1AaBb1Aabb1aaBb1aabb。若隐性纯合致死Error!(4)完全连锁3(5)部分连锁与部分组合3已知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推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方法一: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
3、因,如显性性状可用基因 A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即 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方法二: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时,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4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 a 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推断。题组一 常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辨析1(一对等位基因问题)某种小动物的毛色可以是棕色、银灰色和黑色(相关基因依次用A1、A 2和 A3表示)。下表为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杂交实验。组别 亲本 子代(F 1)甲 棕色棕色 棕色、 银灰色23 13乙 棕色银灰色 棕色、 银灰色12 12丙
4、 棕色黑色 棕色、 黑色12 12丁 银灰色黑色 全是银灰色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组分析可知:_(填“棕色” “黑色”或“银灰色”)是隐性性状,产生子代(F 1)数量比的原因最可能是_。(2)让甲组的子代(F 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3)选取_组的 F1中_个体与_组的 F1中_个体杂交,后代一定会出现三种不同表现型的个体。答案 (1)银灰色 棕色基因(A 1基因)纯合致死(2)棕色银灰色11 或棕色银灰色黑色431(3)丙 棕色 丁 银灰色解析 (1)甲组中,亲代均为棕色,子代(F 1)中出现银灰色,则银灰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进一步推测甲组中亲
5、代组合为 A1A2A1A2或 A1A2A1A3,其子代不是 棕色、 银34 14灰色,推测 A1A1个体不能存活。(2)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 A1A2A1A2,则其子代(F 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 A1A2,银灰色个体基因型为 A2A2,则子代(F 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23 13型为 A1A1、 A1A2和 A2A2,因 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银灰色11;19 49 49若甲组中亲代组合为 A1A2A1A3,则其子代(F 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 A1A2和 A1A3,银灰色13 135个体基因型为 A2A3,则子代(F 1)自由交配,得到的后代基因型为13A1A1、 A
6、1A2、 A1A3、 A2A2、 A2A3、 A3A3,因 A1A1致死,故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棕色19 29 29 19 29 19银灰色黑色( A1A2 A1A3)( A2A2 A2A3) A3A3431。(3)要保证在子代得到29 29 19 29 19三种毛色的个体,其杂交双亲必须含有 A1、A 2和 A3三种基因,故杂交双亲之一必须为棕色,且一定为杂合子,又根据表中杂交实验可推知,棕色对银灰色为显性,银灰色对黑色为显性,故选取的 F1中棕色个体基因型为 A1A3,且只有丙组的 F1中棕色个体符合条件,另一亲本应为银灰色杂合子,基因型为 A2A3,只有丁组的 F1中银灰色个体符合条件。
7、因此选取丙组 F1中棕色个体与丁组 F1中银灰色个体杂交,一定能在子代得到三种毛色的个体。2(基因互作问题)家蚕结黄茧和白茧由一对等位基因 Y、y 控制,并受另一对等位基因I、i 影响。当基因 I 存在时,基因 Y 的作用不能显现出来。现有下面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基因 Y 与基因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实验二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C若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59D若实验一的 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512答案 D解析 实验一中,F 2中白茧黄茧133(是 9331 的变式),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
8、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 Y 与基因 I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 正确;实验二中,白茧与白茧杂交,F 1中白茧黄茧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因此两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 YYIiYyIi,也可能是 YyIiyyii 或 YYIiYYIi,B 正确;实验一的 F2中,结黄茧个体的基因型为 YYii、 Yyii,产生的配子为 Yi、 yi,这些结13 23 23 13黄茧个体自由交配,后代中纯合子占 Yi Yi yi yi ,C 正确;在实验一中,F 1的23 23 13 13 59基因型是 YyIi,F 2中结白茧的杂合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6YyIIYYIiYyIiyyIi
9、1121,即 YyII、 YYIi、 YyIi、 yyIi,所以实验一的15 15 25 15F1与 F2中结白茧杂合子杂交,后代结白茧家蚕的个体占 _ _I_ Y_I_ ( Y_I_15 15 34 25 916yyI_ yyii) ( YyI_ yyI_ yyii) ,后代结白茧家蚕的纯合子占316 116 15 38 38 18 1720( YY yy) II YY II ( YYII yyII yyii) yy( II ii)15 14 14 12 15 12 14 25 116 116 116 15 12 14 14 ,可见,理论上后代结白茧家蚕中纯合子占 ,D 错误。420 4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19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专题 基因 传递 规律 考点 14 遗传 相关 比例 实质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8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