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学案.doc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学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纲原文呈现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考点一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全国卷近 5 年 1 考)理主干知识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2.时区的划分(1)在地球上经度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 7.5W 到 7.5E 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3)在中时区以东,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 15划分
2、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4)东西十二区各跨 7.5,合为一个时区。3.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24.日界线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经线 地方时为 0 时的经线 180经线日期分割特点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为了避免在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该线并不完全沿 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日期确定(1)两条日界线之间为同一天。(2)向东过 0 时经线,日期自然加 1 天(如算出地方时为 1 月 1 日 25 时,自然换算成 1 月 2 日 1 时);向西则日期减 1 天。(3)向西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 1 天,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 1
3、 天,即“东减西加”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北京文综,1)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A.西二区 B.西十区C.东十区 D.东二区审题指导 注意横轴为“北京时间” ,而日常生活中的“朝九晚五”指的是当地区时。上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 9 点前 1 个小时左右,下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晚 5 点(17 时)后 1 个小时左右。解析 城市工作时间一般是当地区时 8 时开始,这和图中北京时间的工作时间 2 时相差 6
4、小时,早 6 小时,所以甲城市所处时区为西十区,B 正确。3答案 B【典例 2】 (2017江苏地理,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 9 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题。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 点 B.15 点C.18 点 D.21 点审题指导 利用晨昏线确定地方时: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由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来推导起飞时间。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由此进行相关计算。解析 由图可得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约为 75E,其地方时为 6:00,则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 9:00。9 小
5、时后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为 18:00。答案 C【典例 3】 北京时间 2016 年 12 月 22 日 7:03,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 2016年 12 月 22 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小于 1/3 B.1/3C.大于 1/2 D.小于 1/2解析 日期的分界线是地方时 0 时所在的经线与 180经线,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为地球上新的一天。此时,北京时间为 2016 年 12 月 22 日 7:03,则地方时为 0 时所在的经线为 1415E,从而我们可以把该思维过程转化为下面的图形,很明显此刻 12 月 22日的范围小于全球的 1/2。4答案 D反思归纳1
6、.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2.新旧一天所占比例的计算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 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 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 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 1/4 的示意图:注意: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 A 地起飞,经过 m 小时飞行,降落在 B 地,求飞机降落时 B 地
7、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5因此,计算公式为:降落时 B 地时间起飞时 A 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小时)(注意: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练高考重点题组一 经纬度、区时计算1.(2017海南地理,1213)某岛国面积 700 多平方千米,由 170 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据此完成(1)(2)题。(1)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A.218N,17512E B.4210N,17022WC.218S,17512W D.4210S,17022E(2)当该国首都迎来新
8、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00 B.6:00 C.11:00 D.20:00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国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A、C 符合条件,又根据“游客来此迎接新年,可能遭遇飓风”等信息和国际日界线不完全与 180经线重合等知识,确定选 C。第(2)题,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即日出时,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差距较小,日出的区时约为 6 时,该国为 12 区,即北京时间(东 8 区)的时间为 2 时,结合四个选项最接近的 A。答案 (1)C (2)A题组二 日期范围的确定2.(2017遵义模拟)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 ,若阴影
9、表示黑夜,完成(1)(2)题。6(1)甲地时间为( )A.8 时 B.9 时C.15 时 D.16 时(2)如果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甲地时间为( )A.15 时 B.9 时C.3 时 D.12 时解析 第(1)题,图示为北极示意图,若阴影表示黑夜,则甲地左侧昼夜分界线是晨线,地方时是 6 点。根据图中等分关系,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为 45,时间相差 3 小时。甲地在晨线东边,所以甲地时间为 9 时,B 对。第(2)题,如果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7 月 7 日,根据顺着自转方向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判断甲地右侧分界线是 180经线;甲地左
10、侧分界线是时刻为 0 点的经线。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时间为 3 时,C 项对。答案 (1)B (2)C题组三 有关行程的时间计算3.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 18 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 17:10 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回答(1)(2)题。(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2)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星期一的 18:10 B.星期一的 12:10C.星期日的 18:10 D.星期日的 16:10解析 第(1)题,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的时间是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 17:10,此时飞行员7看到日落,说明北
11、京所在的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且北京(约为 116E)正经历黄昏。第(2)题,北京与罗马相差 7 个小时,当飞机 17:10 在北京降落时,罗马当地时间应是星期一的10:10,中间飞行了 18 小时,故在罗马起飞的时间应是星期日的 16:10。答案 (1)D (2)D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全国卷近 5 年 2 考)理主干知识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2.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 232
12、6N 的昼长等于 2326S 的夜长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易错警示】(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8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可能直射南
13、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也可能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课标全国,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 11 月至次年 4月。据此完成下题。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 12 时审题指导 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1 月至次年 4 月” ,该时段包含两个关键时间点春分日和冬至日,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该时段内先向南移
14、后向北移,既可能直射南半球又可能直射北半球。解析 最佳测试期为 11 月至次年 4 月,其中 11 月至春分日期间该测试场太阳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 4 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 68N 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 0 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 12 时,春分日之后至 4 月期间,其昼长大于 12 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 12 时。故选 B。答案 B【典例 2】 (2017天津文综,67)我国 A 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
15、间14:08 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9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A 市位天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审题指导 (1)注意一天中影子最短时为地方时 12:00,根据此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出时间差,然后计算出该地经度(北京时间采用 120E 的地方时)。计算该地冬至昼夜长短时间,可先计算出当地该日日出时间(地方时),然后
16、再计算其昼长或夜长。此题需识记北京冬至昼长约为 9 小时,夜长约为 15 小时。根据昼长(或夜长)南北的变化确定南北方位。(2)日落方向及影子朝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落西南,影子朝向东北;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 14:08 时,该地地方时为 12: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 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 10:00 日出即地方时 7:52 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 15 时 44 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 15 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 C 项正确。第(2)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读图 1
17、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 项正确。答案 (1)C (2)A1.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的关系10(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如下图:a 与 b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 与 d 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 与 c两个时间中,b 时间的昼长等于 c 时间的夜长。2.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太阳直射赤道
18、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昼夜长短计算方法(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图所示)。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练高考重点题组一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19、1.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完成(1)(2)题。11(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 a、b 两月分别是( )A.1 月、2 月 B.3 月、4 月C.6 月、7 月 D.11 月、12 月(2)在图示月份中( )A.地夜长超过 10 小时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 a 月相等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解析 第(1)题,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均昼长夜短,并且 a 月b 月两月份白昼在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 到 b 期间正向北移动,A 项符合要求。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的昼长超过 14 小时,因此其夜长不可能超过
20、 10 小时;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如果三地昼长的变化率在 a 月份相等,则三条曲线应当平行,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曲线并不平行;从图中看,地昼长变化最大。答案 (1)A (2)D题组二 昼夜长短计算2.(2017湖南株洲质检)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 15 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 9 小时 40 分钟。据此回答(1)(2)题。(1)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A.上海 B.北京 C.成都 D.乌鲁木齐12(2)该地该日昼长约( )A.9 小时 40 分 B.10 小时 40 分C.12 小时 40 分 D.13 小时 40 分解析 第(1)题,该地地方时 12 点时,阳光
21、从正南方向射向阳台,12 时的阳光与图示太阳光夹角为 40。因太阳在天空中自东向西视运动的速度为 15/小时,转过 40需要时间2 小时 40 分,故图示时刻该地地方时应为 122 小时 40 分14:40。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 20 分钟,经度相差 5,当地经度为 120E5115E,故 B 正确。上海经度为 120E,A 错。成都经度约 105E,C 错。乌鲁木齐经度约 87E,D 错。第(2)题,二分日日出后转过 40需用时间 2 小时 40 分钟。据此可以计算出南阳台从 8:40 开始有阳光照射,到 18:00 日落,二分日阳光照射的时间为 9 小时20 分钟。该日南面阳台太阳能够照
22、射的时间为 9 小时 40 分钟,比二分日长 20 分钟,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比二分日长 20 分钟,则昼长要比二分日长 40 分钟,为 12 小时 40 分钟,C 对。答案 (1)B (2)C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全国卷近 5 年 2 考)理主干知识1.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1)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具体如图 1 所示(以北半球为例)。图 1(2)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本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如图 2 所示。13图 2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
23、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3)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 1】 (2017武汉二模)图 1 为“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 ,图 2 为“A、B、C、D 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14图 1图 2图 2 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解析 图 1 中地 12 月 22 日正午影长为 0 米,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 90,且该地一年中其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 2018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专题 通关 攻略 地球 运动 规律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