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5.doc
《变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量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5.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2情 景 切 入碰撞是自然界物体间发生作用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天体间的碰撞惊心动魄,微观粒子间的碰撞又悄无声息,竞技赛场上的碰撞更是扣人心弦,高速喷出的流体也能对物体施加作用,火箭之所以能进入太空就是高速气体持续作用的结果。那么,物体间碰撞时遵循什么规律呢?知 识 导 航本章主要学习动量的概念,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这一章是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延伸。本章从知识结构上可分为两个单元:第 1 节、第 2 节、第 3 节为第一单元,这部分内容侧重动量概念的引入,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第 4 节、第 5 节为第二单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围绕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展开的。本章的重点是
2、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理解和应用,学会用动量观点解决碰撞、反冲等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难点是应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处理打击、碰撞、反冲等实际问题。学 法 指 导1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应注意复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有关知识,回顾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利用能量观点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和方法。学习中应注意探究过程,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学习。2要结合实例理解动量、冲量、动量变化量的概念,通过做适量练习题巩固概念的内涵、感知概念的外延,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些概念。3冲量、动量是矢量,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也是矢量式,它们的运算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高中阶段我们一般研究在同一直线上的相互作用,这样的矢量运算是同一直线上
3、的矢量运算,只要在运算前先规定一个正方向,就可以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第一节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学 习 目 标3 了解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方法 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 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知 识 导 图知识点 1 实验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_同一直线_运动,碰撞后_仍沿这条直线_运动。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2探寻守恒量在一维碰撞的前提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 m1、 m2,碰撞前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 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 v 1、 v 2。(1)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m1v1 m2v2_ m1v1 m2v2_?(2)
4、物体质量与各自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m1v m2v _ m1v1 2 m2v2 2_?21 2(3)物体速度与其质量之比的和是否为不变量。即是否有 _ _?v1m1 v2m2 v1m1 v2m2知识点 2 实验方案设计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速度的测量v ,式中 x 为滑块上挡光片的_宽度_, t 为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片经过 x t_光电门_的时间。2各种碰撞情景滑块上装弹性片、贴胶片或橡皮泥等,达到碰撞后弹开或粘在一起的效果。4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绳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把两个小球用线悬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
5、一个小球,放开后它们相碰。1速度的测量v ,式中 l 为_单摆摆长_, 为小球被拉起或被撞小球摆起的角度。2gl1 cos 2各种碰撞情景可采用在小球上贴胶片的方式来改变碰撞中的能量损失。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碰撞另一个静止的小车实现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速度的测量v ,式中 s 为_小车匀速_运动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 t 为通过 s 所用的时间。st2碰撞情景静止的小车上装上橡皮泥,运动的小车上装上撞针,让它们碰撞后粘在一起。一、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细线、弹性碰撞架、胶片、撞针、橡皮泥等。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个)、铁
6、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片等。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2实验步骤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量相关的质量;(2)安装实验装置;(3)使物体发生碰撞;(4)测量或读出有关数据,计算出物体的速度;5(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上述 3、4 步;(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碰撞中的不变量;(7)整理实验器材。 3数据处理(1)将以上三个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碰撞前 碰撞后质量 m1 m2 m1 m2速度 v1 v2 v1 v2mv m1v1 m2v2 m1v1 m2v2mv2 m1v
7、m2v21 2 m1v1 2 m2v2 2vm v1m1 v2m2 v1m1 v2m2从上表中的三个关系中,找出碰撞前和碰撞后相等的关系量。(2)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是物体的质量 m 与速度 v 的乘积之和,即 m1v1 m2v2_ m1v1 m2v2_。二、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2)碰撞中其他力(例如,摩擦力、空气阻力等)的影响带来的误差。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2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的准确性带来的误差,实验中应规范测量和读数,同时增加测量次数,取平均值,尽量减
8、小偶然误差的影响。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应保证碰撞的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3探究结论6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考点一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 D 典 例 剖 析 ian lipou xi典例 1 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 50Hz)、
9、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 A、带橡皮泥的小车 B、天平。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小车 A 的质量为 mA0.4kg,小车 B 的质量为 mB0.2kgB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C小车 A 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 B 放在长木板中间D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E接通电源,并给小车 A 一定的初速度 vA(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ADCEB_。(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上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碰撞前 碰撞后A 车 B 车 AB 整体质量/kg速度/(ms 1 )/(ms1 kg1 )v
10、mmv/(kgms1 )mv2/(kgm2s2 )(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_mAvA mBvB( mA mB)v_。解题指导:注意碰撞前后小车均做匀速运动,碰撞前后的速度可利用纸带上点迹分布均匀的部分计算。解析:(1)按照先安装,后实验,最后重复的顺序,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 ADCEB。(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 A、 B 合为一体,求出 AB 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Hz,打点时间间隔为 0.02s,通过计算得下表。7碰撞前 碰撞后A 车 B 车 AB 整体质量/kg 0.4 0.2 0.6速度/(ms 1
11、 ) 3.0 0 2.0/(ms1 kg1 )vm7.5 0 3.3mv/(kgms1 ) 1.2 0 1.2mv2/(kgm2s2 ) 3.6 0 2.4(3)由表中数值可看出 mv 一行中数值相同,可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mAvA mBvB( mA mB)v。对点训练 1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2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左侧滑块质量 m1170g,右侧滑块质量 m2110g,挡光片宽度为 3.00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
12、门的时间分别为 t10.32s, t20.21s。则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_0.094_m/s, v2_0.143_m/s。烧断细线前 m1v1 m2v2_0_kgm/s,烧断细线后 m1v1 m2v2_2.510 4 kgm/s_kgm/s。可得到的结论是_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不变量_。解析: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v1 m/s0.094m/s,d t1 3.0010 20.32v2 m/s0.143m/s。 d t2 3.0010 20.21烧断细线前 m1v1 m2v20烧断细线后 m1v1 m2v2(0.1700.0940.1100.143)kg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量 新人 选修 _5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