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板块综合提升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doc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板块综合提升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一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板块综合提升主题2“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 2 “高考热点”考什么用历史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热考点 1 国家治理能力针对训练 1 观察下图图片主要说明( )A.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B.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C.创新制度以便加强君主权力D.三省六部制度已基本形成答案 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 “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时期已经形成,图片所示的中央机构2为西汉时存在,故 A项错误;从图片可知,皇帝通过使用身边的人员来削弱丞相的权力,但身边的人没有法定的地位,因此不能说明“分割宰相权力并趋于完善” ,故 B项错误;图片中通过利用身边的人来直接命令中央的执行机构“九卿” ,从而使君权得到加强,故 C项正确;图片所示中央机构为西汉的内外朝
2、制度,故 D项错误。热考点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针对训练 2 两宋时期,各地先后兴起的市镇超过了 3 600处。作为新兴的农村商业中心,市镇并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又以商品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经济中心的特征。这种情况表明,两宋时期( )A.乡村经济进行自我调整和创新B.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C.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D.城乡之间开始出现商品交换活动答案 A解析 由材料可知,两宋时期的农村商业中心不以政治中心为依托,而是基于商业和市场活动兴起,使乡村市镇更具经济性,说明乡村经济进行了自我调整和创新,故 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
3、有体现经济重心的南移,故 B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故 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两宋乡村市镇经济的发展,没有体现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故 D项错误。热考点 3 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担当精神针对训练 3 古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 525前 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3答案 B解析 古代雅典的社会风气应该是民
4、主政治,且埃斯库罗斯的一次光荣战绩无法反映整个社会的尚武风气,故 A项错误;戏剧家不强调自己的文学成果,却强调自己的战果,即强调自己的公民意识,故 B项正确;埃斯库罗斯处于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且突出自己的公民意识,故 C项错误;古雅典时期文学繁荣,故 D项错误。热考点 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针对训练 4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 “重义轻利”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 。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的相似点是(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C.加强个人修养 D.公民意识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中“为政以德”得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主张“礼” ,主张恢复周礼,并未对时代提出批判性的建议,而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板块 古代 中国 希腊 罗马 综合 提升 主题 热点 什么 思维 分析 现实 问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