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汉中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2、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考试时间:100 分钟,总分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
2、封制 D. 郡县制2.论语季氏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从“自天子处”到“自诸侯出”说明了A. 礼乐文明崩坏 B. 井田制度瓦解 C. 分封制度崩溃 D. 铁器牛耕使用3 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 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 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4 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 鼎迁于周。 ”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
3、同的是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5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6.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A. 秦律严苛细密 B. 中央官职互相制约 C. 皇权至高无上 D. 丞相大权独揽7. 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
4、政权之初创。 ”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A.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 B. 刺史制的建立 C. 郡县制的推行 D. 科举制的确立8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包括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9公元前 127 年,身为重臣的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 2 -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一提议旨在( )A.巩固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削弱王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C.强化刘氏宗室的血缘亲情 D.以德治国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10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
5、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 B.使内外朝权力平衡C.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 D.告诫自己人外有人11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1根据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
6、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三公九卿制 B 内阁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军机处12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A 唐朝的门下省 B 唐朝的吏部 C 宋朝的枢密院 D 明朝的内阁13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14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
7、,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发生于A 汉代匈奴侵入山西 B 唐代吐蕃入侵河西 C 宋代西夏入侵陕西 D 明代蒙古入侵河套15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 )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 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16曾有大臣这样描述自己:“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位大臣是(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殿阁大学士 D清代的军机大臣17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8、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3 -18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地方制度的沿革 B.宰相制度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中枢机构的演变19梁启超曾把清朝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这一机构是A. 刺史 B. 通判 C. 内阁 D. 军机处20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 郡国并行制度 B. 郡县制 C. 推恩令 D. 中朝
9、21.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后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 106 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A. 列侯献的酎金有问题 B. 汉武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 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汉武帝贪财暴虐2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北宋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A. 实行推恩令 B. 实行二府三司制 C. 任命文臣为地方长官 D. 分割宰相权力23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依靠A. 战事立功 B. 门
10、第出身 C. 才学品德 D. 皇亲国戚24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5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其主要目的是A. 防范宰相擅权 B. 选拔地方官员 C. 监察地方政治 D. 提高行政效率2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B. 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C. 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 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1、27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28翻阅城邦这部著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4 -29公元前 480 年,波斯入侵雅典。最终雅典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军队决战。作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执政官 D.陪审法庭30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
12、,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 提倡妇女参政 B. 主张人民主权 C. 反对轮番而治 D. 重建道德价值观31伯利克里曾在演说中说到“任何人(雅典公民) ,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 B.财产等级制 C.津贴制 D.比例代表制32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A. 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B. 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 扩大了雅典的公
13、民范围 D. 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33.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A. B. C. D. 34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A. 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 B. 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 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 D. 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35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
14、不属于罗马公民法36罗马的私法制度是现代民法的源头,其私法体系包罗了权利主体资格、家庭与婚姻、监护与保佐、物 权 、 继 承 、 债 权 等 详 细 而 周 密 的 制 度 , 以 及 权 利 的 各 种 保 护 措 施 等 内 容 。 出 现 这种 特 点 的 主 要 原 因 是A城邦民主体制健全 B私有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C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D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意识淡薄37 “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报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反映罗马法( )A追求司法公平公正 B保护罪犯人权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汉中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