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高二文科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题,共 60 分)1 礼记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荀子说:“四海之内若一家,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王阳明则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反映了( )A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B世界意识逐渐明晰C天下和合的天下观 D华夷观念受到冲击2 论语中, “仁”字出现六十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孔子赋予“仁”以不同的概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克制,可算作仁或者接近于仁;出于环境的需要,一个人牺牲自己的生
2、命,也叫做 杀身以成仁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仁的学说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仁的学说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内涵C体现了儒家思想广泛的群众基础 D孔子主张优先解决人生实际问题3殷人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周人认为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春秋时期, “天”已经开始从超验的神的地位下降到了现实世界。这些变化表明春秋时期( )A政治制度中的神权色彩消失 B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C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4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如: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 “祭酒”:商鞅
3、,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李斯,楚人,为秦廷尉,丞相。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才流动( )A导致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B促进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C推动列国变法运动的开展 D助推新旧社会转型的演进5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 )A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 B顺应了确立专制主义的需要- 2 -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 D注重谶纬神学世界观的养成6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 、 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
4、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 ”他认为该学说( )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7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据此可知当时( )A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8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
5、当遵守” 。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A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 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C要求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 D儒家的伦理化为生活秩序9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10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 ”。这两部著作所反映的主要共同点是( )A批判君主专制、保证人民基本权利 B构建未来资本主义政权组织形式- 3 -C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
6、芽时代的要求11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 14994 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 64582 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 43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盘12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 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13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 夏小正是
7、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14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 )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 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15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
8、定和判决。 ”这一论断( )A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B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C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D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16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聘请美国传教士翻译瑞士法学家滑达尔所著国际法有关违禁品章节,并两次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致函,从国际法角度指出鸦片贸易的罪恶与不合法性。这反映了林则徐( )A与英交涉方式符合时代要求 B促进了中国外交与国际接轨- 4 -C引发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D主张清政府全面向西方学习17 19 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
9、 19 种增至 70 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 B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C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 D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18有学者认为:“宪法者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而不许离其宗者也。 ”由此可见,该学者( )A坚持西学为用,变革器物 B提高国民素质,推崇宪政C抨击传统道德,捍卫共和 D宣扬民主观念,反对专制19 1917 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
10、的机会。 ”对梁激溟所说的“责任” ,合理的解释是( )A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 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 D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20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 1112 页)” 。 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 )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21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实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