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四川省岳池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岳池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岳池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
2、,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 ,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 ,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张说和张九龄
3、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
4、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唐代文学高峰形成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以上这些至关重要。在登临巅峰的过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可能在当下尤为欠缺,因而对今后的文艺建设最有启发性。(摘编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
5、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人们的自觉努力促使唐诗达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B唐代文人能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训,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D唐代诗歌革新的核心内容是发扬风雅传统、宏博气象,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了写作重点,然后在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论述文章中心论点。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论述可分为三层,第二层按时间顺序分别阐述了三次诗歌革新。C文章引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激发当下文艺工
6、作者创作的万丈豪情。D文章第五自然段总结前文,进一步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学习的具体内容。2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人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对创作出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意义重大。B如果唐代没有三次重要的诗歌革新,其诗歌创作可能还会沿袭齐梁陈隋时期的浮靡诗风。C唐代诗歌所表现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诗在后代引起广泛共鸣的重要因素。D只要当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一)答案:1.B 2.C 3.D【解答】1.A原文第一段中的“其中有些因素”指文人自觉努力中的有些因素,不是除“文人们自觉努力”外的“其他因素
7、” 。C “认识到文风能影响世风,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风”错。原文第三段“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D以偏概全,原文第三段中说的三次重要革新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且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选项中的“宏博气象”只是初唐四杰的诗歌革新所强调的。2.C文章引述是为证明“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 。3.D “只要就”说法绝对, “创造出一个新的文艺巅峰时代”需要很多因素与条件,“追求完美和高远的精神风貌”只是
8、其中之一。(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木桩苏亦薇文庙街不认识刘老头,刘老头很熟悉文庙街。刘老头每年秋冬时节在文庙街卖烤红薯,一卖就是七八年。看着客人递钱时仍盯着手机的双眼和行色匆匆的背影,他明白就是再卖上七八年,他仍然是文庙街的陌生人。这座城市的冬日漫长酷冷,但刘老头每天都会诚恳地缓缓推着他烤红薯的铁皮车子,出现在昏暗的晨光中,那时辰,路灯通常还没有熄灭,他坐在暖黄的灯光里,不吆喝,也不像其他商贩那样把钱盒放在趁手的位置,连人带车像一棵古老又踏实的木桩,不粗壮,但足够稳妥。刘老头以前是个教师,每月有退休金;他儿子很出息,在一个大城市工作,
9、每月汇来的钱足够让他活得更安逸。亲戚朋友没人明白他干嘛非得寒冬腊月里跑到街边卖红薯,隔三岔五会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家享福。对此,刘老头只是报以微笑,就像他每卖一个红薯也都会对每个顾客微笑。绝大多数顾客无暇看他那一笑,偶尔会有人的眼神对上那笑容,他们会一愣,然后匆忙离开。“这老头子就是犟噢!”亲友看到他这笑呀,便明白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刘老头就那么在文庙街日复一日地卖烤红薯。偶尔走进街内的我,感觉刘老头摆弄那些烤红薯的样子,很有些“写意”小铁皮车子擦得锃亮,车身被细心地分出了许多许多小抽屉,抽屉里躺着红薯,既不沾马路扬尘,又能借炉温加热。刘老头侍弄烤红薯,像是在安抚自己的孩子。他顺着一种小曲儿
10、似的奇妙韵律错落地打开那些抽屉翻动那些红薯,时而捏一下;那烤炉是烧柴的,他细心地把木柴分成小把小把,隔三岔五放进炉膛,从来不一次扔一大把。烤红薯摊边偶尔会跑来街口小超市店主的孙女,小姑娘约摸六七岁吧,长得不算漂亮,但那双大眼睛总泛着亮的水光。她是很少能对刘老头的微笑回报一个大大的笑容的人。刘老头慈爱地看着她,他总觉得这小姑娘专心啃红薯的样子,像一朵大晴天里的钤兰花。“爷爷你为什么不把柴一次性都加进去,多省事啊?”小姑娘奶声奶气地问。3“小宝贝儿呀,一次性全加进去火太旺,烤糊了就不好吃喽!”很多时候,刘老头叹息除了这个小姑娘,很多顾客好像并不在意口感。自己生意之所以还算过得去,是因为那七八年都没
11、有涨过价的烤红薯用来充饥,又省钱又节约时间。刘老头用心地这么做,他觉得自己像个老得一塌糊涂的木桩,已经没法再向上长了,但根部仍然紧紧抓着深深的土壤;他想为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和匆匆来往的人们,用最质朴最平凡的烟火味道,添个有温度的生活细节;他想用深埋炉膛里的火星,把时光里那点情感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课堂是陋巷,教具是红薯,教学表达是微笑,如果能被感受到,就算功德圆满。只是,他的多数学生意识不到有人在教他们。那些深冬的晨光里,刘老头总爱盯着炉膛里飞出的火星看,那么小小的、耀眼的、滚烫的一簇,飞出短短的一段距离后,泯灭在呼啸的北风里。刘老头感觉到在自己心口也有这么一团炉火在燃
12、烧,火苗来自遥远的过去,不断地有火星飞出来;他是馈赠世人火苗的木桩,扎根在温柔的土壤里,盼望着耀眼的、小小的、安和的、滚烫的火星,飞得远一点,再远一点。(选自芙蓉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本文开头入笔直接,一句“文庙街不认识刘老头,刘老头很熟悉文庙街”看似突兀,实则在对比反差中留下疑问,引起读者思考。B. 小姑娘的微笑如冬日阳光温暖人心,作者写小姑娘的出现,既暗含对比,又通过对话引出下文,隐约交代刘老头执着坚持的原因。C. “木桩”并非文中描写的实物,文章以“木桩”为喻,表现人物特点,形象贴切,内涵丰富,可谓形神兼备。D. 刘老头本可在
13、家安享退休生活,却选择寒冬腊月在街边卖烤红薯,对亲友的善意劝告也是置之不理,都缘于其固执的性格。【答案】D【解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语段作用,BC 项考核手法,D 项考核内容,其中 D 项, “都缘于其固执的性格”错,过于绝对。5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刻画刘老头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参考答案】运用正侧描写。正面描写了刘老头的神态、动作、语言及心理,又以顾客、亲友和小姑娘侧面衬托,表现刘老头待人、工作等方面的品格。运用多重对比。文章通过顾客与刘老头、亲友与刘老头、小姑
14、娘与顾客等多重对比,突出刘老头真诚、执着的性格特点。运用环境烘托。漫长酷冷的冬日、昏暗的晨光、呼啸的北风等自然环境描写以及鳞次栉比的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等社会环境描写的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运用比喻手法。刘老头自比为木桩,作者把刘老头内心的热情比作炉火,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形象贴切而又耐人寻味。 (答出 3 点即给满分)6 “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6 分)【参考答案】我认为刘老头依然是个老师。他虽已从教师岗位退休,但从未忘记育人的责任,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不图享受,以工作育人。他虽已退休,但不贪求享受,坚持工作;他上街卖烤红薯,一丝不苟,追求品质,
15、做到价廉物美。他以认真用心的工作态度教育他人。待人真诚,以微笑育人。他选择卖烤红薯,面对不理解他的亲友,面对行色匆匆的顾客,面对可爱的小姑娘,他都报以微笑,他希望用真诚的微笑影响他人。甘于奉献,以精神育人。他自喻为木桩,既紧紧抓住土壤,又不断燃烧自己,馈赠世人火苗,传递耀眼的火星,希望用最质朴最平凡的烟火味道为社会增添有温度的细节,以此温暖社会,化育他人。4(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改编)材料一2013 年 11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 ,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16、的重要指示。今年(2016)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他细心询问十八洞村的情况。这三年,十八洞村又是如何探索习近平提出的“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呢?十八洞村第一支书施金通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数据:十八洞村有225 户 993 人,通过“户主申请,群众投票识别,三级会审,公告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审批,入户登记” ,从全村甄别出 136 户、542 位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 2013 年的 1668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3580 元,增长 115%,减贫 61 户 269 人。这些贫困人口已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学生义务教育、家庭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部得到保
17、障,学生入学率 100%,家庭人口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 100%,住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摘编自腾讯网:习近平牵挂的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如何精准扶贫 )材料二“扶贫也要抓住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公益组织” “黑土麦田”的扶贫专员、湘西苞谷酸合作社理事长陶品儒道出他扎根湘西精准扶贫的经验。从澳洲国立大学毕业后,他辞掉高薪工作回国,和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张雪婷扎根湘西磨老村,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将老玉米加工成城里人稀罕的酸爽开胃的苞谷酸和香醇苞谷酒,找准了卖点。“不能让乡亲们守着优质美味的十八洞村猕猴桃、大湘西黄牛肉、安乡时令蔬菜喊穷。”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跃,则分享了红
18、星大市场直销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双赢经验。自 2016 年 4 月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已有 7 个贫困县成功申报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内三大电商平台已开通 20 个贫困县的特色馆和 3 个市州特色馆,农产品“上行”交易额逾 13 亿元。(摘编自 2017 年 11 月 21 日长沙晚报 )材料三近年来,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据了解,中兴镇为解决贫困群众长久脱贫问题,使“输血”变“造血” 。成立夹江县龙井沟果业专合社,以“支部+专合社+贫困户”为模式,成功引进春见耙耙柑,打造万亩柑橘现代园。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该专合社,流转土地,发展脆李
19、、柑橘等 80 余亩,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100 万元。流转土地 100 亩,建立中兴镇扶贫基地,他们把这 100 亩平均分给每一户贫困户,每户一亩,由专合社统一管理经营,受益归贫困户,预计每户可增收 1 万余元,实现了长期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他们在园区设立“一库五名单”台账,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 80 余人,每人可通过园区就业实现增收 13000 元以上。(摘编自 2017 年 11 月 20 日搜狐网:精准扶贫开良方 脱贫致富拔穷根 )材料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全面建
20、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5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经济日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7. 下列有关“精准扶贫”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11 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的扶贫指示,也是完成十九大打赢脱
21、贫攻坚战任务的最好方法。B. 材料一列举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十八洞村经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探索出较好的精准扶贫路子。C. 材料二表明留学归国人员和企业在精准扶贫方面是大有作为的,并且能够得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回报。D. 材料三中所报道的是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其发展模式是:支部+专合社+贫困户。8. 下面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材料四表明,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B.材料二“将老玉米加工成城里人稀罕的酸爽开胃的苞谷酸和香
22、醇苞谷酒” ,说明将贫困地区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好办法。C. 材料三提到的“输血”和“造血”分别是指慈善性的救助和帮助贫困人群找到脱贫的途径与方法,两种扶贫有很大区别,关系到能不能实现长久脱贫。D. 材料四“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可能会造成大锅饭思想或者“等靠”政府思想的出现,从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9. 根据上述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我国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哪几个方面的努力。(6 分)参考答案:7.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题目要求选出“有关精准扶贫的表述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能
23、够赚到比大都市投资更高的利润”没有依据,双赢才是目的。 8. D “可能会造成大锅饭思想或者“等靠”政府思想的出现”没有依据 9. (1)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好政策;(2)需要广大贫困地区的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3)需要(像材料二中的陶品儒、张雪婷、罗跃那样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如他们推行的“抓信痛点,扶出亮点,培育卖点”的做法及经验。 (4)需要探索好的致富脱贫的模式或各种技术方法等。 (如中兴镇立足区位优势的发展模式。 )答出 3 点给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父彻,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岳池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