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24 题,共 48 分。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有人根据甲骨文中“犁”字的形象,推断商代已有牛耕,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近年己出土了商代晚期的铜犁(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 ,由此可以推知A. 铁犁牛耕始于商代 B. 文献史料真实可信C.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为农具 D. 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相互佐证2.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
2、人“世有盟誓” ;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A.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B.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C.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D.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4、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
3、)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5.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 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A. 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B.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瓦解 D.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6.著名历史学家 钱穆认为中国魏晋 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
4、社会的主要起因 B.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2 -C.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D. 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7.从齐民要术的目录来看,养殖方面的顺序为牛、马、驴、骡、羊、猪;把种植业和畜牧业合起来看,二者的内容约成 79.01:20.98 之比。这说明当时的北魏A.非常重视畜牧业领域的开拓 B.受到汉族生产方式的影响C.提升了牛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种植业和畜牧业协调发展8.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最可能是第六讲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
5、的逐渐完备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A.燔诗书而明法令 B.门阀政治的兴起和衰微C.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9.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A.皇权不断加强 B.长期处于分裂 C.外戚势力衰落 D.皇权相对削弱10.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春,进士科考试发生了主考官李昂与考生李权冲突事件,由此引发了科举管理的改革,管理权从吏部转移到礼部。礼部以考试选拔举送人才,吏部据官阙和人才资序任用。这一变化A.改变了吏部职能 B.有利于权力的制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礼部的地位11.宋
6、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 ”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 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 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12.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史称, “官中条令,为(田产)交易一事最为详尽” 。这反映了宋代- 3 -A税制发生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不断深化 C自耕小农发展壮大 D经济结构面临转型13.明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人陆揖针对政府当局的“禁奢”政策,写文为奢侈辩护道“先富而后奢,先贫而后俭” ,而“奢则其民必易为生” ,陆揖的理论(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7、展 B.反映了经济发展影响思想观念C.代表了晚明社会的思想主流 D.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受到冲击14.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 ,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15.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 ,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 肯定战争的正义性 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 C. 粉饰侵略战争性质 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16.袁世凯幕僚张一
8、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 ,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 。时人 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17.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B.清政府愚昧不谙熟国际公法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 D. 协定关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18.1935 年 12 月,中共领导人谈到
9、政权性质时指出:“我们的政府不但代表了工农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民族的利益。但是现在的情况,使得我们要把这个口号改变一下,改变为人民共和国,促使这一改变的原因是A.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B. 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 国民党的国内政策转变19、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 4 -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20
10、、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21.下面两张图片是 14751600 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据此可以推知A. 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B. 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C. 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 业选择 D. 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2218 世纪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11、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它是以亚当斯密提出的“商业社会”理论为中心而进行的另一种启蒙。亚当斯密改变了 18 世纪法国一批思想家从政治的维度来思考现代 社会的转型这一模式。这从侧面印证了A法国的启蒙原则无推广价值 B.英国已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C自由主义源于商业发展需求 D.苏格兰的启蒙运动独树一帜2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 5 -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A.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 文艺复
12、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24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是 1932 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市举行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二战后不断增加,80 年代以来,全世界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单独或轮流举办过各种名目繁多的国际电影节 300 多个。这表明电影 A发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B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C成为影响最大的媒体 D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25 题 20 分、第 26 题 12 分,第 27、28 题各 10 分)25 (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州商人无论营业人数、活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东山县 第二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