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十单元酸与碱单元过关复习(含解析).doc
《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十单元酸与碱单元过关复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平凉市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十单元酸与碱单元过关复习(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单元 酸和碱【考点分析解读】1 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内容。题型多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题型出现,题型灵活且与工农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中考考题将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境或图表信息,来考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实验主要事项,有综合性,有一定难度。2对于酸碱的化学性质,要以常见酸碱为核心,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归纳整理,将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其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寻找规律及性质差异将其知识网络化,并能综合运用。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是中考常见的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出现在探究题中,常见的命题点有: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除去等。4
2、.对 pH 概念的理解,题目不是抽象的给予,而是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要求用所学的知识,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5.中和反应多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综合性强,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的已知(隐含)条件,根据中和反应发生的特点解答。【典型试题】一 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例 1 (2017枣庄)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C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答案】C【解析】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
3、红色,可知该调味品显酸性,因此是食醋,而食盐、味精、香油都不显酸性;二 盐酸和硫酸例 2 (2017广州)下列关于 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2D、与 Mg 反应放出氢气【答案】C【解析】酸的通性有:与指示剂作用,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与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以及与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A、B、D 都表现了酸的通性,而浓硫酸滴在白纸上使纸变黑,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这是浓硫酸的特性而不是酸的通性。三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例 3 (2017河南)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
4、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答案】A【解析】A、石灰水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每 44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100 份质量的碳酸钙,从溶液中析出的沉淀质量大于进入溶液的气体质量,故溶液质量减少,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也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质量减小,但不发生化学变化,故错误;D、烧碱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使质量增加,故错误;四 中和反应例 4 (2017 衡阳)为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将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含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P
5、H 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该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 c 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答案】 (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2NaOH+H 2SO4Na 2SO4+2H2O(3)Na 2SO4、H 2SO43【解答】1)由图象可知,pH 值是开始时大于 7 逐渐的减小到 7 然后小于 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 pH 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滴加稀盐酸,最终溶液显酸性,最终溶液显无色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
6、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NaOH+H 2SO4Na2SO4+2H2O(3)c 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H 2SO4五 中和反应的应用例 5 (2017 新疆)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答案】A【解答】A.用盐酸除铁锈,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金属氧化物和酸,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
7、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六 pH例 6 (2017雅安)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A )A、洁厕灵和消毒液4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C、消毒液和肥皂水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答案】A【解答】洁厕灵的 pH 小于 7,显酸性, “消毒液”pH 大于 7,显碱性,两者混用会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去污效果;肥皂水、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的 pH 均大于 7
8、,都显碱性,两者混用不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选 A。【课堂练习】考点一 盐酸和硫酸1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B )A硝酸银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氯化铜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解答】A.盐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银沉淀;B.盐酸能使石蕊变红色,氢氧化钠是石蕊变蓝色,氯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C.氯化铜不会与稀盐酸、氯化钠反应;D.稀盐酸、氯化钠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命题点评】本题的考点是酸、碱、盐的鉴别。要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鉴别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酸、碱、盐的溶解性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
9、题考点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2某实验室小组同学发现在实验桌上的小烧杯中,有上周做实验时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回收处理,该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实验。【猜想】 (1)该固体没有变质(2)该固体全部变质(3)该固体部分变质【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实验准备】将该固体置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配制成待测溶液甲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乙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的
10、氢氧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可行,原因是因为加 Ba(OH) 2,引入 OH-,不能检验是否有 NaOH。5丙同学: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可行【实验验证】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猜想 (1) 不成立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有 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色猜想 (2) 成立【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变质,所以要
11、密封 保存。【解答】【方案讨论】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做出判断;乙:加入的过量 Ba(OH) 2和生成的 NaOH 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 NaOH 【实验验证】 】取少量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始终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因此猜想(1)不成立;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故假设(1)不正确,则假设(2) (3)成立;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除去了显碱性的碳酸钠,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固体中含有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平凉市 中考 化学 第一轮 复习 第十 单元 过关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