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8月第二次竞赛试题.doc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8月第二次竞赛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8月第二次竞赛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 年衡阳市一中高一年级第二次理综竞赛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B细胞生长时,细胞器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C细胞分化时,遗传物质的种类增加,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也增加D衰老细胞具有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的特点2ATP 合成酶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它可以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H。此过程的 H跨膜运动会释放能量,用于
2、合成 ATP。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的跨类囊体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线粒体内的 H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C类囊体中 H的产生与水的光解有关DATP 合成酶同时具有催化和运输功能3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C 点之前,结束于 F 点之后B到达图乙中的 d 点时,玻璃罩内的 CO2 浓度最高C图甲中的 F 点对应图乙中的 g 点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设置酶的种类不同或者底物不同作为自变量,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B以过氧化氢为底物,设置肝脏研磨液和清水的对照
3、实验,可验证酶的高效性2C将四倍体西瓜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D在高度近视患者的家系中进行调查研究,可知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5右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则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AAB 段 BCD 段CFG 段 DHI 段6一对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不幸的是,两个孩子都和父亲患有同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只有母亲表现正常。不考虑基因突变,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该病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病可能为伴 X 显性遗传病C因为是双胞胎,所以两个孩子的基因型必然相同D母亲和女孩必有一个为杂合子7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用石灰对煤燃烧后
4、形成的烟气脱硫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大力推广含磷洗衣粉,以增强洗涤效果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8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 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 2NAB24gMg 变为 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2NAC32gO2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D1LlmolL-1NaCl 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 NA9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1=Na2Mn5O10+2AgCl,下列关于“水”电池
5、在海水中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1-e-=AgClB每生成 lmolNa2Mn5O10 转移 2mol 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 是还原产物310分子式为 C8H10 的芳香烃,其一氯代物的种类不可能为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人铝粉:2Al+2OH-+2H2O=2AlO2-+3H2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2-=BaSO412X、Y、Z、W 均为短周
6、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稳定B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CY 的非金属性比 Z 的强D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W 的强1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有关装置中的夹持仪器略去)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开普勒分别于 1609 年和
7、1619 年发表了他发现的行星运动规律,后人称之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B对任何一颗行星来说,离太阳越近,运行速率就越大4C行星公转周期与行星的质量有关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与公转周期成正比15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所以线速度恒定B如果物体在 0.1 s 内转过 60角,则角速度为 600 rad/sC因为 v r ,所以线速度 v 与轨道半径 r 成正比D若半径为 r,周期为 T,则线速度为 v2 rT16 “嫦娥”三号探测器经轨道
8、I 到达 P 点后经过调整速度进入圆轨道 II,经过变轨进入椭圆轨道,最后经过动力下降降落到月球表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嫦娥”三号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大于 11.2km/sB. “嫦娥”三号”由轨道 I 经过 P 点进入轨道时要加速C. “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经过动力下降时处于失重状态D. “嫦娥”三号”分别经过轨道、的 P 点时,加速度相等17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 两球的动量均为 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对心碰撞,碰撞后 A 球的动量增量为 4 kgm/s,则( )A左方 是
9、 A 球 ,碰 撞 后 A、 B 两 球 速 度 大 小 之 比 为 1 10B左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C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25D右方是 A 球,碰撞后 A、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10 18如左下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 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7 题图5A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B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m 甲 m 乙 21C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P 甲 P 乙 1
10、1D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高度相同19一长度为 2R 的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 m 和 2m 小球 M 和 N,两小球可视为质点,细杆的中点处有一轴,细杆可绕其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开始细杆呈竖直状态,N在最高点,如图所示,当装置受到很小扰动后,细杆开始绕过中点的轴转动,则在球 N 转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 的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 M 的重力势能增加量B. 运动过程中两球的最大速度均为43C. 细杆对 N 做的功的绝对值等于细杆对 M 做的功的绝对值D. 细杆对 N 做的功为 83 来源:Z +xx+k.Com20如图所示,斜面体 A 静置于粗
11、糙水平面上,光滑小球 B 置于斜面上,用一轻绳拴住 B,轻绳左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 P 处。初始时轻绳与斜面平行,若将轻绳左端从 P 处缓慢沿墙面上移到 P处,斜面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在轻绳移动过程中( )A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B 轻绳的拉力逐渐减小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21如图所示,水平绷紧的传送带 AB 长 L=6 m,始终以恒定速率 v1=4 m/s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 v2=6 m/s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经 A 点滑上传送带。小物块 m=1 kg,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0.4, g 取 10
1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物块可以到达 B 点 B小物块不能到达 B 点,返回 A 点速度为 4 m/s C小物块向左运动速度减为 0 时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D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相互间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 50 J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6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 (8 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保持小车(含车中重物)的质量 M 不变,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总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 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1)关于实
13、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前应调节滑轮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木板平行B平衡摩擦力时,在细线下端悬挂钩码,使小车在细线的拉力作用下能匀速下滑C每次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连续的 5 个计数点 A、 B、 C、 D、 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 4 个点迹未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 A 点间的距离。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打 B 点时小车的速度vB_ m/s,小车的加速度 a_ m/s 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改变细线下端钩码的个数,得到 a
14、F 图象如图丙所示,造成图线上端弯曲的原因可能是_.23 (8 分)利用如图 14-1 实验装置探究重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问题(1)图 14-2 为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 O 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点分别测出若干连续点 A、 B、 C与 O 点之间的距离 h1、 h2、 h3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T,图 14-1 图 14-27重锤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结合实验中所测得的 h1、 h2、 h3,可得重物下落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纸带从 O 点下落到 B 点的过程中,重物增加的动能为_,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2)取打下 O 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为零,计算出该重锤下
15、落不同高度 h 时所对应的动能 Ek和重力势能 Ep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 h,纵轴表示 Ek和 Ep,根据以上数据在图14-3 中绘出图线和图线已求得图线斜率的绝对值 k1=2.94J/m,图线的斜率k2=2.80J/m重锤和纸带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平均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比值为_(用 k1和 k2表示)24 (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2kg 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h=0.8m. 一质量为 m=10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400m/s 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射出,已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求:v02(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E;(2)此后物块
16、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s.25(17 分) 如下图所示,水平光滑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 A 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 B 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 MNP,其形状为半径 R=0.5m 的圆剪去了左上角 135的圆弧,MN 为其竖直直径,P 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为 h=1.25m。用质量m=0.2kg 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 C 点,释放后物块飞离桌面并由 P 点沿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求:(1)物块到达 P 点时的速度 vP=?(2)弹簧把物块弹出过程释放的弹性势能 EP=?(3)通过计算判断 m 能否沿圆轨道到达 M 点。826 (15 分)实验室用大理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衡阳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一理综 第二次 竞赛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