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县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江西省赣县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县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年级十月考历史试题(总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总分 50分)1.“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郡县制 宗法制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制3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4西
2、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5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 )A B C D6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 )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径 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3、7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法令出一”C “别黑白而定一尊” D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8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也记载:“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 ”由此可知秦( )A废除贵族特权 B加强君主专制C加强中央集权 D设置三公九卿9有人说,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
4、代替三省制10始建于元代的中轴线是古都北京魅力的重要部分。从永定门一路向北,前门、正阳门、社稷坛、太庙、天安门、故宫、景山、钟鼓楼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12013 年 12月 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任组长。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体制、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秦始皇在这一方面的贡献不包括( )A皇帝制度 B三公九卿制度C.统一度量衡标准 D创立郡县制度12一
5、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13贾谊向汉文帝献策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表明贾谊主张( )A封疆建国安定天下 B以诸侯国取代郡国并存局面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 D实行推恩令以解决王国问题14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
6、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君权与相权相互牵制- 2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15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帮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16 “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 )A秦汉郡县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17
7、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 ,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 “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1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19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赣县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10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