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4 诗词五首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白头搔(so)更短,浑欲不胜簪(zn)。B.角(ji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n)脂凝夜紫。C.折戟(q)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洗认前朝。D.我报路长嗟(ji)日暮,学诗谩(mn)有惊人句。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学诗谩有惊人句同 , 。 4.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飞鸟相与还(相伴)B.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浑欲不胜簪(全部
2、)D.黑云压城城欲摧(将要)5.下列作品与作者及所属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春望杜甫唐代B.赤壁杜牧唐代C.雁门太守行李贺宋代D.渔家傲李清照宋代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67 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26.诗中的“结庐”“日夕”分别是什么意思?7.“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8 题。春 望杜 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8.下列对诗
3、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残破,“草木深”中的“深”则以春草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B.“花”“鸟”本是春天最常见、最美好的景物,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而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C.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D.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910 题。赤 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9.“前朝”在这里指 。 10.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课外拓展3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 1112
4、题。题乌江亭 杜 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注 乌江亭: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11.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赤壁同属于 诗。 12.在赤壁一诗中,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在本诗中,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如果 ,也有可能 。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1314 题。如 梦 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3.“浓睡不消残酒”的“浓睡”是 之意,用在这里不但新颖,而且很贴
5、切。 14.下列有关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感情。B.本词通过主仆对话,表现了女主人娴雅聪慧、侍女率直粗心的特点。C.这首词语言通俗,全篇没用一个典故,而是用口头语写心中事,明白易懂。D.“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繁茂、叶儿凋零的景象。 妙笔生花15.改写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要求:(1)不少于 130 字;(2)不得曲解原诗所描写的景物与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改写为散文,必须运用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合理想象,使文章生动形象。饮湖上初晴后雨苏 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4 诗词 课后 习题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