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节 眼睛和眼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用眼护眼常识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的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以及“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的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
2、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健康【重点】眼睛是怎样看清远处和近处物体的,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及矫正【难点】近视和远视的成因知识点一 眼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100,完成以下问题: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2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近处物体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于视网膜上3正常人眼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楚,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 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合作探究】探究一 眼睛21结合眼睛的模型和照相
3、机的成像图,观察眼睛的结构你知道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吗?答: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2眼睛睫状体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的睫状体的作用是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3眼睛中瞳孔起什么作用?答:眼睛瞳孔的作用是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若在一个阳光普照的室外环境下,由于我们的眼睛不用太多光线来观看物体,瞳孔会自动收缩;相反,在漆黑的环境下,由于我
4、们需要更多的光线来看物体,瞳孔便会自动扩张,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4视网膜起什么作用?答:眼睛中视网膜的作用是把物体成的像的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通往大脑的神经把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就好像照相机的底片5既然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那么物体能成什么样的像?答:光线由物体射入眼球,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立、缩小的像,但我们看见的都是正立的物像,是因为大脑调节作用的影响【教师点拨】1外界的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的像,而人看到的却是正立的像,是由于3大脑中的视觉神经的自动调整作用所致2利用凸透镜成像模拟眼睛成
5、像从而来理解眼睛成像及调节特点的方法,在物理上运用得非常广泛,称为模型法3在凸透镜像距一定时,调节焦距,也可以使不同物距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跟进训练】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照相机(选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胶卷,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知识点二 近视眼及其矫正【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100101,完成以下问题:1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3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镜片【合作探究】演示 小游戏:三字经请两位同学上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眼睛 眼镜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