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 2 课时第一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锻炼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
2、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3注意培养学生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的兴趣【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难点】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联系知识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9798,完成以下问题:1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在 2 倍焦距以外的范围,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的范围2取一支蜡烛,一个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一个光屏,一个光具座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2一高度3分别让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 18 cm、15 cm、13 cm、11 cm,
3、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它们每次都出现清晰的像在这几次实验中,像相对于原物体都是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物距的共同点是在 f 与 2f 之间,像距的共同点是大于 2f,说明物体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4物体成正立、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的范围【合作探究】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所需实验器材有哪些?答:光具座(带刻度尺)、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2实验器材的安装规则是什么?答:摆放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也可从右到左依次为蜡烛、凸透镜、光屏使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调整
4、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固定凸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或固定蜡烛,移动凸透镜、光屏进行观察实验根据设计方案需要记录哪些物理量及像的哪些特点?答:需要记录物距、像距及像的性质(放大、缩小,倒立、正立,虚、实)4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是什么?答:(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3)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为止(4)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5)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凸透镜 成像 规律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