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解析】D 本题为史料辨析题,根据史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是指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2.“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A唐宋时期 B明清时期
2、C秦汉时期 D元明时期【解析】明朝至清朝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调整措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巨大进步,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情况。正确答案应为 B3.明清时期,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早在元朝松江就已经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精美的松江布有很高的声誉。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故此题正确答案应为 A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社会 下册 第五 单元 绵延 不绝 中华文明 农耕 文明 繁盛 近代 前夜 危机 513 练习题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6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