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资源ID:1164911       资源大小:115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农耕文明的繁盛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解析】D 本题为史料辨析题,根据史料“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是指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就是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式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2.“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指A唐宋时期 B明清时期

    2、C秦汉时期 D元明时期【解析】明朝至清朝前期,由于统治者不断调整措施,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取得巨大进步,超过了以往,达到了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情况。正确答案应为 B3.明清时期,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明了A松江地区棉纺织业比较发达B景德镇的制瓷业繁荣C松江地区丝织业比较发达D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解析】早在元朝松江就已经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精美的松江布有很高的声誉。这句谚语主要是反映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比较发达。故此题正确答案应为 A4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

    3、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A. 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解析】此题中的关键词是“雇佣” ,材料中体现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就曾出现了这种生产关系的萌芽。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C5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A江南地区 B广州 C北京 D中原地区【解析】由于手工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因2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 A6明清时期,商业活动十分频繁,商业贸易不断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放市场,商品经济活跃 北京、南京等传统大城市日益繁荣,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

    4、兴起,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人口的主体商业的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农业,占据主体地位商人数量不断增长,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A B C D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只要排除一个即可。明清时期虽然农耕文明达到了鼎盛,但这一时期,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仍然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有题肢是错误的。故此题答案应为 B7明代万历年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农作物是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甘薯【解析】玉米和甘薯的故乡都在美洲,但不同的是甘薯是经菲律宾引入。故正确答案应为D二、材料题 施复夫妇二人是苏州盛泽镇上的小户人家,养有一子,拥有一台织机,还

    5、养了几筐蚕,自己缫丝、织绸,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到十年,他们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成了大机户,雇人织绸,他们采用计时或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他们织出的绸缎是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冯梦龙醒世恒言(1)施复夫妇的丝织生产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2)从这则故事中,你能推断出哪些结论?答案:(1)生产目的由自给自足变为生产商品,用于市场交换;劳动方式由自己劳动变为雇佣劳动;生产规模由小变大(2)江南地区出现了新的手工工场形式;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解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雇佣关系。在江南地区出现的“机工” (资本家)和“机户” (工人)就已经存在着雇佣关系。从施复一家的经营规模变化可推测出当时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是十分繁荣 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1.3《农耕文明的繁盛》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Iclinic17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