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诗词五首教案语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诗词五首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背熟五首诗词,理解大意,领悟意境。2.体悟作者情感,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3.尝试写诗,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2.品味诗词中的优美意境,感受其隽永的意蕴及艺术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诗词的情趣和意趣,理解古诗词的优美意境及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代诗词名家及其诗词风格和代表作。2.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3.了解古代诗词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特点,激发阅读和欣赏诗词的兴趣。4.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进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教学工具】教学 PPT
2、,朗读音频【教学方法】1.背诵法。2.讨论点拨法。3.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趣味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诗词五首 。这五首诗词各具特色,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杜甫的归心似箭,白居易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赵师秀等客之久的单调寂寞,李清照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辛弃疾的报国之志等,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读者。请仔细阅读,领略诗词所特有的意韵。二、知识卡片1.作者档案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
3、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乾元二年(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杜少陵集传世。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诗人,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 新乐府50 首和秦中吟10 首都很有名,其中尤以“因事立题”的新乐府最有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作。 赵师秀(11701219) ,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2人。 李清照(10841155) ,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
4、文皆有成就的宋代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她的词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 、九议 ,条陈战守
5、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2.背景链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春天,唐王朝军队先后收了河南、河北等地, “安史之乱”基本平定。这时,由于成都曾发生兵乱,杜甫正寄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 ,当他突然听到大乱平定的胜利消息,又惊又喜,便写下了这首震烁千古的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卖炭翁本诗选自白居易集笺校卷三(朱金城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卖炭翁是新乐府中的一首,题下原有小序:“苦宫市也。 ”宫市,唐德宗贞元末年,宫中派宦官(太监)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 ,实为掠夺。白居易
6、写作新乐府是在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深刻地揭露“宫市”的腐败本质。 约客本诗选自宋诗选 (张鸣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一首展示内心世界的小诗。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就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无穷。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情感,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
7、的艺术形象取胜。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孝宗淳熙二、三年,作者在江西为官,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他来造口登临时,联想起四十年前中原沦陷、百姓涂炭的史实,于忧愤中写下了这首抚今追昔、即景明志、表现了词人对中原的怀念和壮志未酬的苦闷的词。3.语基积累(1)生难字涕(t) 鹧(zh) 蓟(j) 骤(zhu) 襄(xing)辗(nin)绡(xio)翩翩(pin)(2)通假字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 ,价钱)(3)古今异义漫卷诗书喜欲狂(古义:随便地,胡乱地;今义:满)初闻涕泪满衣裳(古义:眼泪;今义:多指鼻涕)却看妻子愁何在(古义:还,再;今义: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浓睡不消残酒(古义:
8、醉意;今义:用谷物、水果制成的含有乙醇的饮料)应是绿肥红瘦(古义:指花;今义:像鲜血的颜色)3青春作伴好还乡(古义:春天;今义:指青年时期)(4)一词多义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动词,使人怜悯)可怜无数山(动词,悗惜)却却看妻子愁何在(副词,还,再)却道“海棠依旧” (连词,表转折,但,可是)(5)词类活用黄梅时节家家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西北望长安(名词作状语,向西北)闲敲棋子落灯花(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落下) 毕竟东流去(名词作状语,向东)(6)特殊句式倒装句却看妻子愁何在(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却看妻子愁在何” )江晚正愁余(主谓倒装,正常语序应为“江晚余正愁” )三、朗读背诵先播放朗读音
9、频,再由老师范读,最后由学生自由读,默读并尝试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音韵美,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第二课时一、朗读复习二、抽生背诵三、整体感悟(一)初步感知1.文题探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题目说明了诗歌写作的起因。逃亡到梓州过着漂泊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官军收复蓟北这个消息,欣喜若狂,并以此为题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卖炭翁” , “卖炭”表明了主人公从事的工作,题目点出了诗歌描绘的主人公。“约客” ,本是希望客人如约而至,然而此诗写的却是客人没有按时来,甚至没来。“如梦令” ,词牌名。原名“忆仙姿” ,后改为“如梦令” 。相传因后唐庄宗忆仙姿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1 诗词 教案 语文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