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鲁教版.ppt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鲁教版.ppt(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协调一致,相互联系,桂林“山水”,考点一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地理环境组成要素 地貌、_、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组成要素之间_、相互制约,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下图:,气候,相互联系,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合成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_的能力。,有机物,光合作用,保持稳定,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西安一模)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描述对应
2、正确的是( ) 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 B. C. D. 解析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误。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
3、1)A (2)D,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2015江苏地理,6)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由于安第斯山脉分布在大陆西侧,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故选B。 答案 B,2.(2014江苏地理,12)桃花源记中
4、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1)(2)题。 (1)“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 (2)“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第(2)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
5、种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答案 (1)C (2)A,考向二 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3.2016课标,37(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解析 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生活都需要大量的食物来源,在堪察加半岛上,空间狭小,纬度高
6、,热量不足,冬季漫长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食物来源不足,限制了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的数量。 答案 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考点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然分开。,统一,牵一发,其他地区,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提示 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河口三角洲面积
7、不断增加。,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4海南地理,21,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如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10分),解析 通过经纬度定位,此岛位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附近。“冷”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寒流影响(西风漂流)。“湿”是因为纬度较高(蒸发微弱)、多雨多雾(温带海洋性气候,日照少)、地势低平(图示岛屿海拔较低,排水不畅)。 答案 (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第二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