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第一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鲁教版.ppt(6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更 替,非地带,南北,东西,考点一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地域差异的形成,土壤,2.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陆地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主要陆地自然带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_条件的制约。,热量和水分,湿润和半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半湿润、半干旱,温带草原,热带荒漠,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5安徽文综,23)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题。,图示地区
2、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解析 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示地区为北非和西亚,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形成荒漠带。 答案 A,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的对应关系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 1.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3.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4.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
3、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5.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气候类型与植被发育对应关系原理应用 1.(2013课标,6)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回答问题。,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解析 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该区域为45
4、N的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山脉西坡山麓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因山麓海拔相对较高,其自然植被应为针阔叶混交林。 答案 C,2.(2013课标,8)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题。,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地 B.地 C.地 D.地,解析 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地由于地势高,年平均气温低,不适合樟树生长,地位于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过高,也不适合樟树生长。图中地虽然温度适合,但由于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且处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对樟树生长不利,而且人类活动多,不可能形成樟树的集中分布区,故排除地
5、。B项正确。 答案 B,考点二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热量,水分,热量,水分,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总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吗? 提示 不一定,南北美洲西海岸的自然带是南北延伸,南北更替。,高 分 素 养 提 升,(经典高考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上图是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分析P大陆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解析 P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分水岭东侧自然带南北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整体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变化,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
6、异(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2.在分析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2014大纲全国,45)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
7、复。据此完成(1)(2)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解析 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状况判断图示区域属于马来群岛的一部分,图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为爪哇岛。该区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所以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第(2)题,据材料可知,K岛屿与大陆上的热带雨林相比,K岛没有种源和光照优势,海拔高也不是恢复植被的优势,火山灰可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植被生长。 答案 (1)A (2)C,2
8、.(2015江苏地理,7)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客家人南迁路线大致是由北向南,沿线自然景观差异属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雷州半岛为热带雨林。 答案 C,考向二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2012浙江文综,7)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
9、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 )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解析 成都位于秦岭以南的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宝鸡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从宝鸡向西北到兰州再到酒泉,景观由森林向草原再向荒漠过渡。 答案 D,4.(2013山东文综,34)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
10、,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解析 第(1)题,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应该为草原,故选A项。第(2)题,东部森林植被分布南宽北窄,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因为夏季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势力逐渐减弱,所以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植被的覆盖范围也逐渐减小。故选D项。 答案 (1)A (2)D,考点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_,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_,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_,自然带谱越
11、复杂。,低,大,高,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_”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 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_,在高纬的山地海拔_。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
12、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1 200米。 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_、阴坡_。,少多少,高,低,高,低,是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分异规律?为什么? 提示 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1.读四川省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主题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 高 分 素 养 提 升,(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
13、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水分 B.热量 C.海拔 D.土壤,解析 第(1)题,该山地位于四川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山地基带带谱与所在纬度带谱一致,所以甲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山地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为森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植被带为荒漠草原。所以,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答案 (1)B (2)A,2.(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完成(1)(2)题。,(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
14、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雪线高度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第(2)题,长江上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升高。 答案 (1)D (2)B,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与形成 1.(2016新课标全国,101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差异性 课件 鲁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