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鄂教版.ppt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鄂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诗词诵读《别云间》课件鄂教版.ppt(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别云间,夏完淳(明),作者,夏完淳,上海市松江县人。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47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意识。,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写作背景,一、诵读诗歌别云间.swf,字正腔圆 抑扬顿挫 韵味深长,别云间 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二、翻
2、译诗歌,1)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2)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文,语言流畅,能押韵更好。,首联: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过了三年漂泊在外的生活,今天又成了清兵的囚徒。 首联叙事。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诗人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颔联: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谁还能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呢!,颈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已经知道去黄泉的路很近了,要永远告别故乡真是难舍难分。,尾联: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1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课堂探究,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
3、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决别故乡之作, (见课本P231点评),比较阅读别云间和梅岭三章。,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 故乡之作。,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国名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用词有相似之处。,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梅岭三章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梅岭三章用了“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两者都使用了典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诗词 诵读 别云间 课件 鄂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