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非攻(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非攻(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非攻(节选)课件苏教版必修3.ppt(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非攻(节选),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渊媚。 (文赋) 【译文】 石中包藏美玉,山林就显光辉;水中潜藏珍珠,深潭格外美丽。 【领悟】 品德高尚的人内在外表都美丽。如果有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等)美好的内心,人自然也就伟大光辉起来了。,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领悟】 这浩然之气,养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养在岳飞的满江红里,养在文天祥的正气歌里,养在于谦的石灰吟里,养出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导入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醉
2、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注】 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人。为人才气豪迈,喜谈兵,下笔数千言立就。曾被诬下狱。终生未仕。孝宗隆兴初,以布衣身份五次向朝廷上书中兴五论,建议迁都建康,设行宫于武昌,以图进取中原。陈亮对于隆兴和议表示反对,始终坚持抗战,反对屈膝投降。与词人志同道合,结为挚友。其风格与辛词相同。,赏读:词表达了作者渴望驰骋疆场,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但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 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
3、观场面。首句“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最后一句使全词感情转向悲壮,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幻灭。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也同样
4、是陈亮的悲愤。,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的主张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基本点。在墨家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其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今存墨子五十三篇。,2.背景解读,战国时期,各国争城夺地,战争连年不断,有些规模很大,死伤很多,破坏得很厉害,因而社会混乱,人民困苦不堪。为了社会安定,人民能够生活,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对进攻别的国家)、节用等重要主张。,3.古代文化知识
5、,【非攻兼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以及“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如果天下人能“兼相爱”, “爱人若爱其身”,那就天下太平了。墨子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为“兼爱”之本,更不主张有等差的爱,所以,其“兼爱”具有反宗法等级制的特点,因此孟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墨子的“兼爱”还要禁止“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反对贵族、富人欺压下层民众。并且,“兼相爱”和“交相利”是相结合的,墨子吸收并发展了子思学派“义”“利”合一的思想,摆脱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6、利”,只讲“义”不讲“利”的片面性。“兼爱”有利于自己,不“兼爱”则有害于自身,墨子将伦理道德和功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案:(1)“兹”同“滋”,更加 (2)“拖”同“脱”,脱下,2.一词多义,答案:(1)重/与“薄”相对/醇厚,味道浓 (2)面对/占着、把着/应当/当作,答案:(3)因为/凭,凭借/用来,来/连词,相当于“而且”,3.词类活用,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2)副词作动词,指责 (3)名词作动词,称赞,4.古今异义,答案:反而,表转折,5.特殊句式,(1)以亏人自利也( ) (2)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 (3)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
7、,答案:(1)判断句 (2)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3)省略句,省略代词“之”,6.名句默写,(1)苟亏人愈多, ,罪益厚。 (2)当此, ,谓之不义。,答案:(1)其不仁兹甚 (2)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课堂探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写法鉴赏,层层铺垫,对照鲜明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做了层层的铺垫。先是说情节极其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取人马牛,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越来越严重,不义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
8、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账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文章的主旨更加突出了。,二、局部揣摩,1.非攻(节选)在论点的提出上有何特点?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作者没有在文章开头直接提出论点,而是从一连串日常生活的小是小非入手,然后引出攻国的大事。这比直接提出论点然后举例论证更有力,更亲切,更有说服力。,高考小贴士,关于论点,论点是作者对要讨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任何一
9、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提出论点常运用下列方法: (1)开门见山。即在文章的开头突出论点或导出论点。 (2)故事导入。即在开头先讲一个故事,然后再由故事引出议论,并将开篇讲述的故事作为全文议论的依据。 (3)设问开篇。即在开头就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4)解释概念。即在开头明确地解释与论点有关的概念的含义,从而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5)对比开头。即在开头巧用对比,自然引出中心论点。 (6)设喻开篇。先在开头写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一个笑话然后以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7)欲进先退。议论文的论点与传统观点相对时,可以在开头先提出传统观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寻觅 文言 津梁 研习 活动 节选 课件 苏教版 必修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