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第14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学案.doc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第14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六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与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第14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学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4 讲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必考 加试考情播报考查频度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2)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bc(2018 年 11 月,13)考查三民主义的内涵(2017 年 4 月,11)考查新三民主义(2017 年 11 月,11)考查新三民主义7 次3 考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2)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3)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bbc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2、bb(2017 年 11 月,18)考查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7 次 1考考点 1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b)1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 ;也有学者认为, “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 。上述两则评论都旨在强调( )A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历史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2D社会矛盾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解析 两则评论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故 A 项正
3、确;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是后一则评论的内容,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历史趋势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两则材料都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答案 A考点 2 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作用(c)2(2018 年 2 月丽水、衢州、湖州期末)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种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 。这表明他的民生主义( )A与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本质相同B是实
4、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C主要是反对少数人垄断社会财富D主张贫富均等保障工农幸福生活解析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追求,二者的本质不相同,故 A 项错误;孙中山的理想是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制这种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实现共产主义,故 B 项错误;“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才是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 ,说明孙中山认为社会财富为大多数人所占有就是民生主义,即反对社会财富为少数人所垄断,故 C 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社会财富为工农所有,故 D 项错误。答案 C3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
5、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 ”该宣言的发表( )A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B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解析 北伐战争是孙中山逝世后的事情,故 A 项错误;孙中山强调在反封建的时候也要推3翻帝国主义,故 B 项正确;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是 1924 年国民党一大,故 C 项错误;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是北伐战争的意义,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点 3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b)41927 年 8 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
6、“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由此可知,毛泽东( )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于湖南地区武装起义的主张看法,没有体现出其认为秋收起义会失败,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重点是“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故提出土地革命的主张不是材料主旨,故 B 项错误;意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得到的经验教训,故 C 项错误;从材料“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 、 “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 、 “
7、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中可知,已经具有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内容,故 D 项正确。答案 D5 “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以上言论应出自(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联合政府C 论持久战 D 新民主主义论解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与材料中“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是强的”不符,故A 项错误;针对国民党独裁政策,提出成立联合政府,与材料中“日本的”不符,故 B 项错误;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材料中“日本的军
8、力是强的,但其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人力、物力又不充足,国际形势又处于不利。中国反是”揭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故 C 项正确;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但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46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理论。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解析 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抗击军阀,不
9、能反映避实就虚,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 ,结合所学,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避敌主力,故 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内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解放全国,故 C 项错误;三大改造,是改革与革命的并举,消灭私有经济,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点 4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b)7(2017 年 9 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中关于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时,毛泽东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那就不成其为党了。 ”这说明
10、了( )A中共七大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B “毛泽东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C毛泽东不同意“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D “毛泽东思想”已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强调“毛泽东思想”的表达上不要只突出他自己,与这一思想内容的成熟无关,故 A 项错误;毛泽东强调自己只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不是他一个人的思想,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 B 项正确;毛泽东不同意的是这一概念表达上不要只突出他自己,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来源,与它在全党的地位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点 5 (加试)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c)8 学习毛泽东一文中指出,他(毛泽东)在建设苏维埃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现代 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20 世纪 重大 理论 成果 14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