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专题练习(含解析).doc
《2019中考物理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专题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物理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专题练习(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噪声的危害与控制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优美的歌声不会是噪声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D. 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响度越小2.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右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3.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 B. 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C. 汽车驶
2、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2D. 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4.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 控制轻轨的速度 C. 阻断噪声的传播 D. 美化环境5.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B. 课间不要在楼道高声喧哗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 上自习时使用防噪声耳罩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声音传播得最快 B. 声源振动的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
3、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 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8.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地控制了噪音产生的是( ) A. 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 B. 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 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 D. 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9.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 在声源处减弱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在人耳处减弱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310.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B. 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C. 唱歌时的歌声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D. 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340m/sC. 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12.关于下面四幅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5、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弱噪声污染1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在学校周围植树 B.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 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二、多选题14.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在校园能听到上课铃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 你在手机播放的音乐中,能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C. 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15.减弱噪
6、声合理且有效的途径有( ) A. 戴耳塞 B.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交谈时,要注意保持低声细语C. 把所有产生噪声的活动都取消 D. 在马路和居民住宅之间植树16.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4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D. 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
7、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8.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控制噪声的途径是( ) A.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阻断噪声的传播C.减小噪声的振动频率D.防止噪声的产生19.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 (又名“声波炮” )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 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高音调C.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三、填空题20.“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
8、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 21.医院里,墙面上贴着大大的“静”字,表示禁止大声喧哗,这是在_控制噪声;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 ,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传递_ 2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dB. 23.步入温馨的物理考场,回想学习物理的乐趣,生活处处有物理。你所在的考场里的声音的响度约 40_;你走进考场时的步子一步约 50_。 24.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进行判断的;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
9、音的频率范围是_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减弱噪声 25.减少噪声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生活中常见:在录音室的墙面上贴泡沫材料;给汽车的排气管加装消音管;在道路两旁加装玻璃墙上述例子对应减少噪声的措施分别是:_ ;_ ;_ 26.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5四、解答题27.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28.晚上小月在家学习,对面楼里邻居观看世界杯电视音量太大
10、,严重影响小月学习,请你替小月提出三种不同的方法达到减弱噪声的目的,并说明每种方法各采用了那种措施。 五、实验探究题29.在装修新房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吸声效果小明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声效果,他找来几种不同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的小方块,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方块,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相同的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在选用“不同材料的”小方块时,至少要控制它们的_相同(选填“体积”或“厚度” ) ; (2)为记录实验结果,小明设计了如下的表格: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声性能
11、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 六、综合题30.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
12、我健康保护请回答: (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6(2)由材料可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_处减弱,在_过程中减弱;在_处减弱 (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提出二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措施 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优美的歌声不会是噪声 B.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 D. 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响度越小【答案】C 【解析】 【解答】解:A、优美的歌声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学习或休息等,也可能成为噪声,故 A 错误;B、物体振动时,只有频率在 2020000Hz 之间,响度达到 0dB,人耳才能听到,
13、故 B 错误;C、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故 C 正确;D、物体振动速度越慢,音调越低,而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故 D 错误故选 C【分析】根据噪声的定义、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响度与音调的影响因素,可对选项中的描述逐一做出判断2.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右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答案】D 【解析】【 分析 】 分析路面设计成凹面时的具体情况,然后与选择项进行对应从而可以获得答案【解答】路面设计成凹面时,汽车在凹形的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的发动机照样会
14、产生噪声,所以排除了 AB 两个选择项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应该在人的耳朵附近想办法:如戴耳罩等道路修成凹形的是通过道路两旁较高的路旁设施反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综上分析,故选 D【 点评 】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个,如何将具体的措施与方法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此题的关8键3.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人们生活的三大污染之一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 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停止施工 B. 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窗C. 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D. 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答案】B 【解析】
15、【解答】解:A、学校周围停止施工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窗户装上双层玻璃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禁止鸣喇叭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带上防噪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 B【分析】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际做法,分别加以分析判断4.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 控制轻轨的速度 C. 阻断噪声的传播 D. 美化环境【答案】C 【解析
16、】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这三条途径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根据题意结合三条途径即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C。9【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意判断隔音屏属于哪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5.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B. 课间不要在楼道高声喧哗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 上自习时使用防噪声耳罩【答案】B 【解析】 【解答】解: A、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B、学校要求“课间不要在楼道高声喧哗” ,是属于防
17、止噪声的产生;符合题意;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但不能控制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上自习时使用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防止噪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分析】人们通常从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这三个环节来减弱噪声的影响注意区分每个选项所涉及的环节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声音传播得最快 B. 声源振动的频率影响声音的响度C.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D. 植树造林可减弱噪声【答案】D 【解析】 【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C
18、、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色就不同,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重要依据D、控制噪声可以从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故本选项错误C、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所以能“闻其声而知其人” 故本选项错误D、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控制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的10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是一道基础题
19、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 市区里种草植树C.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答案】B 【解析】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市区里种草植树 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是在声源出减弱噪声的;故选 B。【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掌握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8.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有效地控制了噪音产生的是( )
20、 A. 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 B. 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C. 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 D. 有居民居住的公路旁修建隔音墙【答案】C 【解析】 【解答】A. 在嘈杂的环境中带好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A 不符合题意;B. 歌厅的内墙使用很厚的软材料装修,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B 不符合题意;C. 会场里将手机调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符合题意;D. 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的声源、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在人耳接收处控制噪声。9.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
21、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 在声源处减弱 B.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 在人耳处减弱D. 以上选项都不正确11【答案】B 【解析】 【解答】解:凹下道路的设计可以使路两边有屏障,这样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进行消弱,防治了噪声的污染; 故选 B【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集中精力时我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B. 优美动听的交响乐一定不会是噪声C. 唱歌时的歌声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D. 长期在地铁列车上用耳机听音乐易导致听力下降【答案】D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物理 噪声 危害 控制 专题 练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