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1 孟子二章第 1 课时 富贵不能淫1把握朗读节奏,理解文义,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2反复诵读,体会孟子论述的道理的现实意义。一、导入新课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作者及作品背景: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
2、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悉解文义1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节奏划分示例:(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多朗读几遍,说说你的朗读感受。明确:本文朗读时需要注重朗读技巧,首先是文中有不少对比和排比的句式,需要注意朗读节奏鲜明;其次部分语句需要通过重音读出语气,如“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的“诚”字,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的“焉”字,都应读出重
3、音。总之,本文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才能把握文本气势磅礴的特点。3反复朗读,并结合课文注释,感知文义。目标导学三:合作探究,分析内容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 ,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
4、解。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 ,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2(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4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明确:这句话出自孟子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三、板书设计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大丈夫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第 2 课时 生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21 孟子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