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学案.doc
《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教学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2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构建知识网络,明确具体原理。既要在微观上把握所有的具体知识,也要在宏观上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2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系统掌握本专题的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知识与时 政热点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弘扬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真谛“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净化网络环境,共建网络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育精神家园;牢固树立并贯彻绿色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健康美丽中国;学习了解屠呦呦等典型人物的精神和事迹,实现人生价值等。5以上述热点材料为背景可以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
2、价值的实现(要特别注意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一考点)等观点。6从题型看,既有作用类、启示类等常见题型,也有开放性、灵活性比较高的新颖题型,如根据关键词拟定发言提纲,并依据评分量表进行打分。【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
3、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方法论要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这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3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4、,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二、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总体表述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2)具体表现从领域上看,表现为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两个方面。从性质上看,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及人生道路的选择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作用,误导人生。所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自觉遵循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
5、价值选择(1)要求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3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2)特征社会历史性(因时因地而变);主体性(因人而异);阶级性。三、人生价值及其实现1是什么:人生价值(1)原理: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2怎么做:实现人生价
6、值(1)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题型示例】题型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例 1 (2017 年全国高考全国 3 卷 20).2016 年 10 月,习近
7、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强化互联网思维的依据是互联网思维决定了网络时代社会形态的性质和面貌互联网思维适应了网络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意识先进与否的主要尺度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A. B. C. D. 【答案】C4【变式探究】(2016浙江文综,30,4 分)2016 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
8、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A B C D【答案】C 【解析】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淫秽色情、谣言、暴恐等违法信息属于落后的社会意识,它会使人们的价值观扭曲,不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网信办采取净网行动,可以使人们接受健康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符合题意;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人的各种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变式探究】2015浙江文综,40(2)
9、,10 分材料 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 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 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W 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
10、识。解答此题首先明确知识指向:社会意识。其次明确设问指向:分析为什么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这要求立足社会意识,分析具体原因。解答此题关键把握两点,一是为什么要转化,二是为什么要发挥祠堂文化的作用。之所以要转化,关键在于祠堂文化有其消极内容,要立足落后的社会意识来分析。之所以要发挥其作用,要明确其具有积极内容,应该立足先进社会意识的作用来分析。5【答案】W 村的祠堂文化必须加以转化,因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是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影响村民团结,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礼堂文化既继承祠堂文化的积极因素,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变
11、式探究】在过去 30 多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的判断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说明(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科学理论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支配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A B C D【答案】A【画龙点睛】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从两点论的角度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内容:
12、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从重点论的角度看,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3)从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来看,必须反对忽视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机械论。题型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例 2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第八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成立应急管理部、退役军人事务部
13、从这次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变化可以看出( )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决定力量的作用 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在实践基础上推动制度创新是我们要坚持的治国之道A B C D【答案】D【解析】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变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故选排除。6【变式探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回答下题。1(2015课
14、标,16,4 分)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A BC D【答案】A【解析】在人类社
15、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范畴,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故 A正确切题。B、C、D 均错误。【变式探究】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管理面临新的 挑战。从管控到服务,成 为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7两年前,T 市将市区街道办全部撤销,将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到社区。社区居委会由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社区内的大事要事,均须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管理人员的业绩考核权也交给了居民。社区内设立公共服务大厅,将适宜社区办理的多
16、项行政职能分解到就业、经济等服务窗口,并有专人负责各片区的信息采集、安全及上门服务。社区党组织协调各方,将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组织起来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政府引导下,社区基金会、个性化调解室等社会组织发展起来,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两年来,该市社区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幸福感显著上升。联系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 T 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解析】该题首先明确设问要求:(1)联系材料;(2)知识范围:“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3)设问角度:说明 T 市是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其次,应调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再次,本题答案应采取“知识材料做法”的模式
17、。【答案】把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适应社会转型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调整上层建筑,进行机构改革,促进社会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社区自治,培育社会组织,推动社会进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民服务,实现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题型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例 3、 (2017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 33).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7. 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1.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 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人
18、民群众的主体地 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 B C D【答案】B【变式探究】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 ,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 。完成下题。81(2016课标全国,22,4 分)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2 认识 社会 价值 选择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