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单元检测二新人教版.docx
《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单元检测二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教材知识梳理单元检测二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检测二(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关于中学生的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大约为 160 mB.质量大约为 500 kgC.体温大约为 27 D.密度大约为 1.0103 kg/m3答案 D解析 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160cm;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 50kg;人的体温大约为 37;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为 1.0103kg/m3,所以 D 符合实际情况。2.小梦参加了 5 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的密度(注: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 2.50 g/cm3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 g/cm32.52 g/cm32.56 g/cm32.60 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 2.50 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答案 D解析 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便是真实的,几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选项 D 正确。3.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
3、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 0.5103 kg/m32答案 A解析 物质的体积不确定,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选项 A 错误;由题中图线可知,甲、乙均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甲和乙的质量与体积均成正比关系,故选项 C 正确;由题图可知, 甲= =4g/cm3=4103kg/m3, 乙 = =0.5g/cm3=0.5103kg/m3,故 甲 乙 ,故选项m甲V甲 = 40g10cm3 m乙V乙 = 10g20cm3B、D 正确。4.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 F 是作用在物块 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 A 和 B以相同的速度做
4、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 A、B 间摩擦力 F1和 B、C 间的摩擦力 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F1=0,F2=0 B.F1=0,F20C.F10, F2=0 D.F10, F20答案 B5.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B.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C.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D解析 因牛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绳拉牛的同时,牛也要拉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5、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别作用在牛和绳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 D。6.如图所示,关于游泳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改变了运动员的状态B.运动员与水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C.使运动员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D.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D3解析 游泳过程中,运动员的手和脚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水就会对运动员的手和脚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人就前进。水的推力使人前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故选项 A、B、C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运动员对水的推力和水对运动员的推力分别作用在水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
6、一对相互作用力,故选项 D 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答案 C解析 行李箱下安装轮子,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选项 A 错误;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摩擦力,选项 B 错误;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选项 C 正确;磁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相互接触的摩擦面彼此分开从而减小摩擦力,选项 D 错误。8.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B.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C.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D.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
7、答案 B解析 乒乓球运动员拉出的“弧圈球”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正在漂流的“橡皮船”利用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故选项 B 符合题意;雄鹰在空中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是由于鸟的翅膀上下气流速度大小不同,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小,上下两个压强形成一个压强差,产生托力,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能“吸入”物体,是由于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远大于外部空气流速,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49.(2018湖南邵阳中考)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
8、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C.一样大 D.无法确定答案 A10.下列关于压强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B.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潜水越深,所受的浮力就越大C.历史上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值D.将装有水的试管由竖直位置逐渐倾斜的过程中(水未洒出),水对管底的压强不变答案 A解析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选项 A 正确;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其排开水的体积 V 排 不变,根据公式 F 浮 = 液 gV 排 可知,其浮力不变,和潜水的深度无关,故选项 B 错误;著名的托
9、里拆利实验第一次测得了大气压的数值,故选项 C 错误;试管中水的长度不变,在倾斜的过程中,高度逐渐变小,根据公式 p=gh 可以判断出水对管底压强逐渐变小,故选项 D 错误。11.(多选)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小球(不连接)。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可能受( )A.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 B.重力、浮力和拉力C.重力、浮力和弹力 D.重力和浮力答案 CD解析 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则小球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如果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则小球除受到浮力和
10、重力的作用外,还受到弹簧对它弹力的作用。故选项 C、D 正确。12.(多选)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下图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圆柱体下降高度 h 变化关系的图象。( g 取 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700 Pa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 12 N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 4 ND.圆柱体的密度是 1.5103 kg/m3答案 BD5解析 由题图可知,圆柱体刚好全部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 h=4cm=0.04m,因此受到的液体压强p= 水
11、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故选项 A 说法错误;当 h=0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2N,此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G=F 拉 =12N,故选项 B 说法正确;由图线 CD 段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则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 F 浮 =G-F=12N-4N=8N,故选项 C 说法错误;又因为 F 浮 = 水 gV 排 ,所以 V 物 =V 排= =810-4m3,由公式 G=mg 可求出物体的质量 m= =1.2kg,则圆柱F浮 水 g= 8N1.0103kg/m310N/kg Gg= 12N10N/kg
12、体的密度 物 = =1.5103kg/m3,故选项 D 说法正确。mV物 = 1.2kg810-4m3二、填空题(本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1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混合起来,则混合液体的密度为 kg/m3(假设两液体混合后总体积不变)。 答案 0.9103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 甲 = =1g/cm3,乙液体的密度 乙 = =0.8g/cm3;设混m甲V甲 = 5g5cm3 m乙V乙 = 4g5cm3合前每种液体的体积(取用的)为 V,混合后液体的总密度为 。两种液体混合前的质量之和等于混合后的总质量, m=m 甲 +m 乙 ,则由 = 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物理 复习 优化 设计 第一 板块 教材 知识 梳理 单元 检测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