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词三首》同步练习长春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词三首》同步练习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词三首》同步练习长春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词三首基础知识检测:阅读词三首1、你从寂寞的梧桐树中读出了李煜怎样的心情?2、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是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词句,你能说一说这句词妙在何处吗?3、词人以“黄花”自比,黄花即菊花, “人比黄花瘦”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欣然接受她的说法,这是为什么?4、辛弃疾的破阵子构思很奇特,全词以浪漫主义的笔法,写出了军中的生活和心情,有声有色,浑浩雄壮,神采飞扬。而结尾却感情陡转:“可怜白发生!”你怎样认识这首词的结尾?扩展延伸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 落凄
2、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 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助读宋徽宗赵佶因荒淫失国,在公元 1127 年与其 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 囚禁至死。在北行途中,忽见如火的杏花,百感交集,写下这首词。这是他生活遭遇最悲惨的实录,也可以说是一篇血书。他不仅工书善画,而且知乐能 词,足以与 南唐李后主比美。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观点:“尼采谓:一切文学, 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其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也。 ”你
3、同意这种评价吗2、找出词中描写杏花的词句,并体会词人寄予其中的情感。3、你如何看待李煜及赵佶这两位亡国之君的境遇?2(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诗化人生王兆 胜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 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天上的月亮每月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 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
4、,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 。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而有的人一生虽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 因可能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的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
5、颗审美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其实,人之所 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孔子论语也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的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长了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了唐书 汉书 ,注释了尚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课词三首 同步 练习 长春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