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师说(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doc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师说(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师说(第二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师说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_【学习目标】1、研习第二段,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句式。2、掌握本文论证方法:对比论证。3、掌握本文论述的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学习重点】掌握第二段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学习难点】掌握第二段重点实词、虚词、句式。【导学流程】1、了解感知句子成分分析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 例句:大伙/ 都散了。谓语:是陈述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句:他是很能干的。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 行为受力的人或事物,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 例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
2、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标志词:“的” 。 符号:( )例句: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或者修饰整个句子,表示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标志词:“地” 。 符号 例句:她很漂亮。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 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标志词:“得”符号: 例句: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2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有规律的:状语 (定语) 主语 /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补语 2、深入学习1、掌握第二段的文言字词。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
3、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 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出人: 犹且 : 而: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众人: 下: 而: 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 圣: 圣: 愚: 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以: 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于: 身: 耻师: 惑: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彼: 其: 句读 : 其: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或: 不: 小: 大: 遗: 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百工: 之: 相: 族: 群: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相若: 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复: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不齿: 乃: 怪: 2、翻译下列句子。 (如是特殊句式请指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_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_3、研习第二段本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_三、迁移运用总结本段出现的文言现象。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高平市 中学 高中语文 第二 专题 获得 教养 途径 课时 导学案 答案 苏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0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