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龙海二中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期初考试高三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第卷 (选择题 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0 个小题,1-10 题每小题 1 分,11-30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及其构成的生物,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系统边界都是细胞膜C.原核细胞内均只有 1 种细胞器,真核细胞内不一定均含有 8 种细胞器D.一定区域内,原核生物组成一个基因库,真核生物组成一个基因库2.如图表示细胞呼
2、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条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过程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B过程中均有 ATP 生成C过程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D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3.图甲、乙、丙、丁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某哺乳动物体内相关细胞分裂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 图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极体和卵细胞B. 图乙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4 对同源染色体C. 图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含 8 条染色单体D. 图丁细胞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4.现有形状大小一样的 A、B、C 三只瓶子,A 瓶和 B 瓶为白色透明玻璃瓶,C 瓶为黑色玻璃瓶。从某池塘同一深度取水并装满三只瓶子,再
3、测定 A 瓶的溶氧量为 a 毫克,然后 B、C 瓶密封口后放回该池塘取水深度的水中。一天后,再取回并测定 B 瓶溶氧量为 b 毫克、C 瓶溶氧量为 c 毫克。B 瓶内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速率大约为A.b-c 毫克/天 B. a+b-c 毫克/天 C. a+b+c 毫克/天 D. b-a 毫克/天5.对孟德尔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叙述正确的是A. 在杂交实验中,需在花蕾期同时对父本和母本去雄 B. 假说的主要内容是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依据假说推断,F 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 11 的雌雄配子D. 假说能解释 F1自交出现 31 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6
4、.如图 2 所示为某细胞吸收 4 种不同物质的对比图,其中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一种载体蛋白B.该细胞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消耗的ATP 主要来自有氧呼吸C.图中两种物质对应主动运输,两种物质对应被动运输D.氧气进入该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 2 -7.下表是桃树花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F1的表现型及数目杂交组合红花 白花红花白花 503 511白花红花 789 0红花红花 1240 423A.组合的红花亲本与 F1 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B.组合均可判断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C.若组合的 F1 中红花植株全部
5、自交,则子代中纯合红花所占比值为 1/2D.若组合的 F1 中红花植株全部自由交配,则子代中白花所占比值为 1/128.某生物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控制基因为 A-a,存在胚胎致死效应,假设有两种情况:甲情况为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乙情况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情况下,长尾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2:1B.甲情况下,无需通过测交来确定长尾个体的基因型C.乙情况下,必须通过测交才能确定长尾个体的基因型D.乙情况下,该生物种群中 a 基因频率可能会逐代降低9.下列有关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可在含 32P 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噬菌体的
6、标记 B. 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其 DNA 分开C. 培养温度、搅拌强度和离心时间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 菌体裂解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10. 下表表示生物体内的一些高能磷酸化合物和他们的主要用途,相关叙述最为准确的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ATP GTP UTP CTP主要用途 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蛋白质合成 糖原合成 脂肪和磷脂A.叶肉细胞内合成 ATP 的场所总是线粒体和叶绿体B.在糖原、脂肪和磷脂的合成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均不能来自 ATPC.UTP 分子中所有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可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葡萄糖和果糖反应生成蔗糖的过程中,可由 ATP 直接供能
7、1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 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 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12.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EGFR)的激活能促进多种肿瘤的增长。而 MIF 分子就是一种 EGFR 的抑制剂,其作用机理如图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设法降低癌细胞释放酶 MMP13 是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思路B.酶 MMP13 能降解 MIF 因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C.免疫细胞内也含有正常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MIF
8、因子能抑制表皮生长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13.结核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人体通过接种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卡介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抗原,会被效应 T 细胞裂解 B. 结核杆菌入侵时,吞噬细胞会吞噬处理结核杆菌C. 注射卡介苗的作用是刺激人体内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D. 结核杆菌入侵后,浆细胞会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抗体14.某生物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控制基因为 A-a,存在胚胎致死效应,假设有两种情况:甲情况为显性基因纯合致死;乙情况为隐性基因纯合致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情况下,长尾个体相互交配,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2:1B.甲情况下,无需通过测交来确定长尾个
9、体的基因型C.乙情况下,必须通过测交才能确定长尾个体的基因型图 4- 3 -D.乙情况下,该生物种群中 a 基因频率可能会逐代降低15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甲 图乙 图丙A. 图甲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相应的浓度范围为(cd)mol/LB图乙中曲线代表的是根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 16. 下列对下图所示细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分裂结果只产生一个性
10、细胞B.如乙细胞为体细胞,则该细胞可能来自二倍体生物C.丙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D.若丁细胞来自雄性个体,则完成分裂得到的即为精子17.右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 K+通道 B.阻断了部分 Na+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18.下图是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部分实验流程(各项操作准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含 S35的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使其蛋白质含有放射性B.上图试管内,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但子代噬菌体一定没有放射性C.上图流程可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
11、核酸D.图中的细菌是用含有 P32的培养基培养出来的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B. 初生演替可以发生在陆地上,也可以发生在水体中C. 森林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和信息传递的方向是一致的20.若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 -A. 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ab 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C. 甲、乙、丙、丁 4 个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D. 由于丁种群在 4
12、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21.处于遗传平衡的某进行有性生殖的甲、乙两个种群(属于同一物种,且每胎只生一个幼崽)内,雌性个体中基因型为 DD、Dd 的均表现为长尾,而 dd 的表现为短尾,而雄性个体中基因型为 DD 的表现为长尾,Dd 和 dd 的均表现为短尾。从乙种群中选出一只雄性长尾 a 和从甲种群随机选出一只雌性长尾 b,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两种群的 d 基因频率分别为 40%、60%,则两种群混在一起,d 基因的频率为 50%B.如甲种群内 dd 个体占 25%,让 a 与 b 交配,生雄性长尾个体的概率为 1/3C.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若存在地理隔离,就存在生殖隔离D.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龙海市 第二 中学 2019 届高三 生物 下学 期期 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