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定远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一普通班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区间冷热不均 B. 海陆分布差异C. 空气的升降运动 D. 地转偏向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导致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从而引起了大气运动。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况,知识性试题。2018 年春,上海市在进行取消统购粮后的城市新规划设计时,决定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大搞植树造林。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2. 根据城市环流原理,上海市规划的造
2、林重点应在 ( )A. 农村 B. 近郊 C. 郊区 D. 市区3. 造林重点区对上海市的作用是 ( )A. 涵养水源 B. 保持水土 C. 降低噪声 D. 净化空气4. 上海的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 气温高,气压低 B. 气温低,气压高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高,气压高【答案】2. C 3. D 4. A【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热力环流原理及影响。【2 题详解】- 2 -为让植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绿色植物应位于城市热力环流之内。结合图示,造林的重点应在郊区的位置最为合适,C 选项正确。【3 题详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一般是位于河流上游的大片森林的生态作用,此处是城市绿
3、色景观,不属于此处绿化植被的主要生态作用,AB 错误;绿色植被位于噪音源附近才能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此处位于上海市郊区,所以降低噪音不是其主要生态作用,C 错误;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回流经过林区,森林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4 题详解】由于市区的“热岛”郊应,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以上升气流为主,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因而城市市区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A 选项正确。5.有关下图中四地说法正确的( )A. 图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B. 图是北半球的反气旋C. 图是北半球的气旋 D. 图是南半球的气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气流顺时针向外辐散,为北半球的反气旋;图气流时顺针向里辐合,为南半球的气旋;图气
4、流逆时针向外辐散,为南半球的反气旋;而图气流逆时针向里辐合,为北半球的气旋。故选 C。考点:天气系统1 月 17 日,京城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降雪,伴着寒风,小雪很快洒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形成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下列选项中的( )A. B. - 3 -C. D. 7. 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常出现的天气是( )A.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B.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C. 出现较大的风,并出现雨雪天气D. 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出现晴朗天气8. 下列天气现象中,主要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是(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我国南方地
5、区的春雨A. B. C. D. 【答案】6. B 7. B 8. A【解析】【6 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寒风” 、 “降雪”等描述,可知主要是受到冷锋的影响,图中 A 为暖锋,B 为冷锋,C 为气旋,D 为反气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7 题详解】根据材料中“寒风” 、 “降雪”等关键词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过境前,北京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暖气团控制北京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过境时,常伴有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8 题详解】根据上题该锋面系统为冷锋锋面,由该锋面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是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对;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对;
6、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是;我国东南沿海夏季的特大暴雨,是由台风引起的,或是由强对流天气引起的,不是冷锋系统造成,不对,故该题选 A。【点睛】常见锋面系统的比较- 4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9. 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 B. C. D. 10. 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9. A 10. D- 5 -【解析】【9 题详解】根据纬度,图示区域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7、A 对;是东北风,是西北风,是东南风,B、C、D 错,所以该题选 A。【10 题详解】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即盛行西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对;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A 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气团控制形成,B 错;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C 错,所以该题选 D。【点睛】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是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11.在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两侧的行星是( )A. 金星和火星 B. 火星和木
8、星 C. 木星和土星 D. 地球和金星【答案】B【解析】【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故选 B 项。12.正常情况下,下列时间正午太阳光线照射到我们教室内范围最大的是( )A. 劳动节 B. 儿童节 C. 国庆节 D. 元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太阳高度角越小,照到室内的面积愈大,一年中 5 月 1 日和 6 月 1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AB 错误;10 月 1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但接近于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也不是最小,C 错;1 月 1 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接
9、近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接近最小,室内面积最大,D 正确。【考点定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名师点睛】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明确面积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时即可判断。相关知识总结如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 6 -(1)纬度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递减.(2)季节变化: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季
10、节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有: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在北半球夏至日达最大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在北半球冬至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达最大值。13.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 2326增大到 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热带范围变大 B. 寒带范围变大C.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 D. 温带的范围变大【答案】D【解析】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 2326增大到 30,则热带的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变大,但温带的范围会变小,故 D 项错误。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 图中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 B. C. D. 15. 结合图中信息可
11、判断( )A. A 地气温较 B 地高 B. 近地面气流由 B 流向 AC. B 地昼夜温差较 A 小 D. 若图示为热岛环流,则 A 为市区【答案】14. C 15. C【解析】【14 题详解】- 7 -等压面上气压相等,故的气压相等,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则处气压低于处,处低于处,故四地气压最高的为,所以该题选 C。【15 题详解】由上题处气压低于处,可以判断相对应的近地面 B 处气温高,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相对应的近地面 A 处气温低,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所以水平方向上气流由 A 流向 B,故 AB 错误;B 处气流上升,易形成云雨天气,其昼
12、夜温差较小,A 处气流下沉,易形成晴天,昼夜温差较大,故 C 正确;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排放的热量较多,故温度比郊区高,B 应表示市区,D 错误,所以该题选 C。【点睛】根据等压面弯曲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可以判断处气压大于处。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 ,回答下面小题。16. 上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 ( )A. B. C. D. 17.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 ( )A. 变小 B. 变小 C. 变大 D. 变大18. 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大,变大 B. 变小,变小C.
13、 变大,变大 D. 变小,变大19. 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变大,变大 B. 变大,变小C. 变大,变大 D. 变大,变小【答案】16. D 17. A 18. C 19. D【解析】【16 题详解】- 8 -大气逆辐射由大气射向地面,为图中的箭头,D 正确;由太阳射向大气上界,为太阳辐射;是被大气削弱过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由地面向大气辐射,为地面辐射。故排除A、B、C,所以该题选 D。【17 题详解】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空气气温较低,即得到的地面辐射减小,故 A 正确;大气受热的过程先后顺序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为太阳
14、辐射,若其变大,导致地面增温多,地面辐射强,气温高,故 C 不合题意;为大气逆辐射,若其变大,地面温度升高,气温也会高,故 D 也不合题意;为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若其变小,说明大气的云层厚导致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变小,与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不符合,故排除 B,所以该题选 A。【18 题详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辐射。若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增加大气逆辐射,即变大,变大,故 C 正确 B 错误;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比较小,即对、影响不大,故排除 A、D,所以该题选 C。【19 题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晴日多,云少,白
15、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即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即弱。故选 D。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 ,分析回答下面小题。20. 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C. 气旋过境 D. 反气旋过境21. 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 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 9 -C. 7 日洪水水位最高D. 7、8 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答案】20. B 21. D【解析】试题分析:【20 题详解】5-10 日温度上升,经历一次降水过程,为暖锋过境,冷锋过境气温会降低,气旋过境不会形成明显降温,反气旋为下沉气流,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滁州市 定远县 育才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普通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