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0讲新中国的外交课件岳麓版.pptx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0讲新中国的外交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第六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10讲新中国的外交课件岳麓版.pptx(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历程 第六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单元概览,时空定位,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日益成熟及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呈现的发展趋势。 1.现代中国的外交 (1)20世纪50年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等。 (2)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3)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 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线索归纳,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 (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 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
2、兴起、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 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考纲要求,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 议。万隆会议。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 过程。,第10讲 新中国的外交,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 程。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过程。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新时期的外交原则
3、和外交成就。,考纲呈现,考点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考点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和新时期的外交拓展,考点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主学习,独立自主的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外交方针、政策和原则 (1)方针: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方针。 (2)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b.意义: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 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4、的基本准则。,易误辨析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 边。 (2)“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 终的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 自己的国家利益。,2.成就 (1)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年里,中国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 关系。 (2)1954年,新中国参加在 日内瓦 举行的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 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 坚持“ 求同存异 ”的方针,推动会议达成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 的十项原则,促进了亚
5、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 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概念辨析 “求同存异”:“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 民主义,谋求发展;“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思维启迪 毛泽东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 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 倒。”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必须一边倒”的原因。 提示: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破坏和阻挠;美国扶蒋反共;两大阵营对峙 (美苏“冷战”亦可);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主题 新中国初期外交特点和成就 史料呈现 史料1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
6、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合作探究,史料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 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 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 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 促进和平发展史料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 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 内容 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读史指导 (1)史料1信息“要有独立精神”表明新中国要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发 展与各
7、国间的关系,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方针。 (2)史料2信息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主 权平等”说明了其平等性的原则。 (3)史料3从其适用的范围可以看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从其 容纳不同时代的内容来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独立自主”与“一边倒”政 策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提示 不矛盾。“一边倒”政策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的,它的最终 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维护自己 的国家利益。,(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策”都是 独立自主
8、的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根据史料2、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 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史论归纳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 (1)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 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 (2)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提出了“另起炉 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政策,从其产生的指导思想 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大政策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2.结盟性 “一边倒”:坚定
9、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 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是由新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 势所决定的。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 以体现。,1.(2018课标)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 )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
10、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考点集训,A,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从材料信息可知,解放战 争后期,针对英、法、美等国对即将成立的新政府的外交“试探”,中 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即不能够牺牲中国的国 家利益换取外国承认,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故选A项。19481949年夏,西方国家并未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排 除B项;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C项错 误;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新政府尚未建立,且材料信息旨在强 调不通过牺牲国家利益换取英、法、美等国的承认,不能将其等
11、同于 “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排除D项。,2.(2019河北承德联考)下表是1950年至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 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下表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2年版) A.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C,解析 表格反映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的比重整体下降,不能体现打破美国经济封锁,故A项错误;材料表述的 是对外贸易额的变化,不能体现当时中国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故B项错 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敌 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
12、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故C项正确;建立 计划经济体制与题干材料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3.(2018安徽合肥调研)“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 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 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为此,中国 (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改善同日本关系 C.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D.参加不结盟运动,A,解析 新中国为了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在1953年提出了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故A项正确;新中国初期一直到1972年之前,日本都是 紧随美国对华持敌视态度的,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一边倒” 是在当时
13、两极对峙的国际格局下,新中国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而采取的倒 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政策,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 未参加不结盟运动,故D项错误。,考点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和新时期的外交拓展,自主学习,一、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原因 (1)20世纪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2)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 (3)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很大成就。,2.恢复: 1971 年第26届联大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国代表的提案,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发生变化,
14、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 同要求。,2.过程 (1)1972年, 尼克松 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关 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3) 1979 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3.意义 (1)结束了两国多年的对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3)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 2.实现:1972年9月,日本首相 田中角荣 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 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误区警示 1.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政治文明 历程 第六 单元 复杂 多样 当代世界 10 新中国 外交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