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七热学学案(含解析).docx
《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七热学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七热学学案(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热学经典例题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 3.5103kg/m3,碳的摩尔质量为 12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 ,假设金刚石中碳原子是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的一个个小球,NA=6.01023mol-1请估算金刚石中碳原子的直径为多大?(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答:每个碳原子的体积 ,代入数据解得V0=43 (d2)3= M NA.d=3 6M NA 210-10m变式 1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 3.510 3 kg/m3,现有一块体积为 4.0108 m3的一小块金刚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试估算碳原子的直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答:这块金刚石的质量
2、:m=V=3.510 34.010-8kg=1.410-4kg 这块金刚石的物质的量 n=mM=VM=1.410-41210-3mol=1.1710-2mol这块金刚石所含的碳原子数 n=nN A=1.1710-26.021023个=7.010 21个一个碳原子的体积为 V0= =5.710-30m3Vn=4.010-87.01021m3把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看成球体,则由公式 V0= d3可得碳原子直径为 6=2.210-10md=336V0 =365.710-303.14m变式 2 在标准状况下,有体积为 V 的水和体积为 V 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已知水的密度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水
3、的摩尔质量为 M,在标准状况下 lmol 氧气的体积为NAVo。求:(1)水和氧气中各有多少个分子;(2)水分子的直径和氧气中相邻两个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分析与解答:(1)体积为 V 的水中水分子数 N1=VMNA体积为 V 的氧气中氧分子数 N2=VV0NA(2)设水分子的直径 d,则 ,整理得N143( d2) 3=V d=3 6M NA2设氧分子间的距离 L,则 ,整理得N2L3=V L=3V0NA变式 3 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前,网上查阅数据得知:油酸的摩尔质量 M=0.283kmol-1,密度 =0.89510kg/m,若每 100ml,油酸酒精密液中含有纯油
4、酸 1 mL,用滴管向量简内滴 100 滴上述溶液,量简中的溶液体积增加 1 ml.已知球的体积 V 与直径 D 的关系为 ,取 NA=6.02 1013mol-1.求:V=16 D3(1)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约为多少 m?(2)一滴上述油酸酒精溶液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约是多少 m?(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分析与解答:(1)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 V=M NA将数值代入式解得 V=510-28m3(2)由球的体积与直径的关系 得分子直径 V=16 D3 D=36V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体积为 V0=1100110010-6m3故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所能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 S=V0D由
5、解得 S=0.1m2变式 4 2017 年 5 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 可燃冰 试采成功。可燃冰是一种晶( )体,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 因海底高压 ,学名天然气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 )研究表明 可燃冰可转化为 的天然气 和 的水 已转化为标准状CH48H2O. 1m3 164m3 (CH4) 0.8m3 (态 。)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A)晶体都有确定的几何形状,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多用多晶体(C)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说明云母片是晶体(D)3体积 的 气体 可视为理想气体 处于状态 A 时
6、温度 ,压强 ,(2) VA=1LCH4 ( ) TA=300K pA=1atm现保持其质量不变让它经过状态 B 到达状态 C,已知状态 B 时的温度 ,到达状态TB=600KC 时体积 则此时该气体的压强 _ 如果该气体从状态 A 到状态 B 的VC=0.5L. pC= atm.过程中吸收热量为 ,从状态 B 到状态 C 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为 ,则从状态 A 到状态 C 气Q1 Q2体内能增加量 _ 填“ ”、 “ ”或“ ” 。 E ( = )Q1-Q2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个 ,试估算出 可燃冰中所含 分子的个数。(3) NA=61023/mol 1m3 CH4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_。(
7、)分析与解答:(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A 正确;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和非晶态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B 错误;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多用半导体,C 错误;多晶体与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云母片导热性能各向异性,说明云母片是晶体,D 正确(2)已知: , ;VA=1L,TA=300K,pA=1atmTC=TB=600K,VC=0.5L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PAVATA=PCVCTC PC=4atmAB 过程为等容变化。BC 过程为等温压缩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整个的过程中内能的增加量大于吸收的热量;(3)由题意可知,1m
8、 3可燃冰可转化为 164m3的标准状态下的天然气(CH 4) ,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22.4L=0.0224m3所以 1m3可燃冰含有的气体的物质的量: ,n=VVm= 1640.0224 7.3103mol所含 CH4分子的个数: ,代入数据可得: (个)N=nNA N=41027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薄壁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 10kg,横截面积为50cm2,厚度为 1cm,气缸全长 21cm,气缸质量为 20kg,大气压强为 1105Pa,温度为 7,活塞封闭的气柱长 10cm,若将气缸倒过来放置,活塞下方的空气能通过平台上的缺口与大气相通g 取 10cm/s24(1
9、)求气缸倒置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度;(2)气缸倒置后,当温度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分析与解答:开始封闭气体的压强:p 1=p0+ =1105+ =1.2105Pa,mgS 10105010-4气缸倒过来后,气体的压强:p 2=p0 =1105 =0.8105Pa,mgS 10105010-4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1L1S=p2L2S,解得:L 2=15cm;开始气体体积:V 2=L2S=15S,温度:T 2=237+7=280K,活塞刚好接触平台时,气体体积:V 3=L3S=(211)S=20S,气体发生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T 3=373K;V2T2=V3T3
10、变式 1 如图,容积均为 V 的汽缸 A、 B 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 K2位于细管的中部, A、 B 的顶部各有一阀门 K1、K 3; B 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 B 的底部;关闭 K2、K 3,通过 K1给汽缸充气,使A 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 p0 的 3 倍后关闭 K1.已知室温为 27 ,汽缸导热(1)打开 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2)接着打开 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3)再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 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分析与解答:(1)设打开 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
11、p1,体积为 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p0Vp 1V1(3p0)Vp 1(2VV 1)联立式得V1 V2p12p 0(2)打开 K3后,由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 A 中气体的体积之和5为 V2(V2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 p2,由玻意耳定律得(3p0)Vp 2V2由式得p2 p03VV2由式知,打开 K3后活塞上升直到 B 的顶部为止;此时 p2为 p2 p032(3)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 p3,气体温度从 T1300 K 升高到 T2320 K 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P2T1=P3T将有关数据代入式得p31.6p 0变式
12、 2 如图,一粗细均匀的等臂 U 形管竖直放置,其 A 端封闭有一定量的气体,B 端开口与大气相通,两侧被水银柱隔开。平衡时测得 A 内气柱的长度为 30.0cm、两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差为 h100cm。现从 B 端开口处用活塞缓慢向下压气体,当活塞压下 cm 时,12512A、B 两端水银面相平。已知活塞与管密封良好,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大气压强的值。分析与解答:设大气压强为 p0,水银的密度为 ,U 型管的横截面积为 S,对气体A,初始时: VA=LSpA=p0+gh再次平衡后,设 A 气体的压强为 pA; VA=(LA-h2)S此过程等温: pAVA=pAVA对于气体 B,初始时:p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快速 提分法 模型 十七 学学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