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20190108026.doc
《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201901080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文20190108026.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天水市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文(满分: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 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 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 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2.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 ( ) 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
2、成为主流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 B. C. D. 3. 春秋晚期,晋国铸邢鼎,孔子认为晋国“失其度矣”;鲁国贵族季氏用了周天子的乐舞,孔子认为这是“僭越”;季氏推行“田赋”(征收土地税) ,孔子认为这违反了“周公之典”。孔子一再表示:“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与材料中孔子思想不符的是 ( )A. 反对违反周礼的行为 B.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C. 怀旧的保守主义倾向 D. 捍卫西周的礼乐文明4.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 ) A. “君君、臣臣、父父
3、、子子”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 “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下列观点中,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 ( )A. “兼相爱,交相利”B.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6.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 )A. 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B. 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C. 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D.
4、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7. 先秦时期,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主张“恩惠于民”,其共同点是 ( )A. 主张恢复远古禅让传统 B. 极力维护小农经济C. 具有朴素民本主义色彩 D. 根本否定法治观念8. 在史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两位圣贤在中西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大致相当,获得的尊重与崇拜难分伯仲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东西方都受到尊崇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 ( )A. 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 B. 思想主张适应了时代的需要C. 思想主张中含有人文主义思想 D. 都是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9.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
5、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 )A. 不合时宜 B. 礼法并用 C. 厚古薄今 D. 源远流长10. 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B. 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11.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
6、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 ( )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 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312. 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在宗教方面,他相当依赖道家方士,在政治方面,又相当依赖法家。精通黄老思想的汲黯曾说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这说明 ( ) A. 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B. 统治者儒表法里的治国策略C. 汉
7、武帝时期诸于思想的融合 D. 封建统治者都善于施展权术13.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 )A. 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B.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D. 宗法制度得以延续14.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A. 太学的建立 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宗法制度的形成15.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
8、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材料说明了王阳明( ) A. 猛烈抨击了圣人之道 B. 认识到知行的辩证关系C. 强调致良知知行合一 D.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16.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他不仅把整个自然界综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在更高层次上,把社会伦理道德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材料中的“他”是指 ( )A. 董仲舒 B. 朱熹 C. 王阳明 D. 顾炎武17. 理学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既有精巧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
9、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这表明理学 ( )A. 以弘扬纲常伦理和倡导个性解放为本 B. 源于汉代儒学的天命思想C. 融合佛道思想凸显其逻辑性和道徳性 D. 成为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18. 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记载郭巨“埋儿奉母”故事:其妻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该故事反映 ( )A. 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学束缚人们思想 B. 理学对人伦关系的推崇带有极端倾向C. 三纲五常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4D. 儒家思想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适应19. 王守仁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时,于明正德十五年(152
10、0 年)制订颁布了南赣乡约,指出:“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这说明 ( )A. 乡约是社会基层管理组织 B. 心学已经成为官方正统C. 养成了仁厚的乡风民俗 D. 理学重视教化、知行合一20. 朱熹指出:“一草一木,与他夏葛冬裘、渴饮饥食,君臣父子、礼乐器数,都是天理流行”。这种思想主张强调 ( )A.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存天理,灭人欲C. 自然和社会都应遵从“理” D. 研究事物、认识规律21. 黄宗羲曾提出“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11、固其所也。”顾炎武也说过“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下列对他们主张的评述,正确的( )A. 推祟先秦时期封建制度 B. 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统治C. 反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D. 对近代民权意识产生影响22.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 ( )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23.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天水市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 考试 试题 2019010802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