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5.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6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生成物乙是单质C该化学反应中甲、丙、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213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 个乙分子中含有 6 个 A 原子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镁条燃烧 B 冰雪融化 C 香水挥发 D 干冰升华3 “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 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4化学是以实验为
2、基础的学科,当您走进化学实验室时,会发现有些药品装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这些药品见光,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分解,您预测硝酸银见光分解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 N 2 B NO C NO 2 D NH 35修建“厦蓉高速公路”是我市“十二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公路的土石方爆破中,要用到黑火药。黑火药爆炸的反应是:S + 2KNO3 + 3C = K2S + X+ 3CO2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AN 2 BNO 2 CNO DN 2O6关于水的组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水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一个水分子含有 18 个
3、电子27常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 +5O2 2H2O + 4X , 则 X 的化学式是( )ACH 4BCO 2CCO DCH 2O8红茶由于香叶醇 (C10H18O)的含量高于普通茶叶的几十倍,因而具有独特的玫瑰花香。下列关于香叶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B 闻到玫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 属于化合物 D 组成元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D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10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
4、、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常作为营养补充剂,为人体提供能量,其化学式为 C6H120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葡糖属于氧化物B 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葡萄糖由碳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 葡萄糖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611甲烷(CH 4)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 a 的值为 2.6 BX 一定含有氧元素CX 可能含有氢元素 DX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2向盛有一定质量的 N
5、aCl 和 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 23.3g 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 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 NaCl 的质量为( )3A 5.85g B 11.7g C 14.2g D 23.4g二、填空题13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2)洗洁精可以清洗油污,汽油也可以清洗油污,原理是。(3)从微观角度分析,碱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原因是。(4)过氧化钠(Na 2O2
6、)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氧气,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是 C6H12O6。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试回答:(1)每个葡萄糖分子共有_个原子。 (2)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3)葡萄糖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m(C):m(H):m(O)_。15已知 A 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F、H、I 是无色气体,B 通电时,电源负极产生 I,正极产生 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1)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和(填化学式)有关(2)写出 F 和
7、I 的化学式:F:;I:;(3)在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4)在实验室里加热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备气体 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4(1)某甲同学用 A 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烧杯内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 B 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
8、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该反应(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图所示其他操作不变,装置气密性良好,最后天平仍不平衡,仍不平衡的原因。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17请用化学用语回答生活中的下列问题。(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 NaNO 2 )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
9、剂)的试剂瓶 (如下图),你猎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溶液。5三、计算题18某同学称量一定质量的木炭粉与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至不再反应后,称取 5g 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剩余固体的组成为_;(2)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19有一赤铁矿样品(主要成分为 Fe2O3),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探究:小明取 10 g 赤铁矿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和酸),不断加入稀盐酸到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加入稀盐酸的量如图所示。求:(1)赤铁矿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是_。(2)计算所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
10、分数_。四、实验题20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6(1)用 B 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部对接应选_(填“b” 、 “c”) (2)从装置 AD 中选择:加热 KMnO4制取 O2并用排水法收集,应选用图中的_(填字母) ,现要制取 32g 氧气,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CO2应选用图中的_(填字母) (3)用装置 E 排空气收集 H2,气体应从导管的_(填“d” 、 “e”)端进入;若制取的O2用 F 装置排水收集,气体应从导管的_(填“f” 、 “g”)端进入(4)如图 2 为制取 H2并还原 Fe3O4的微型实验装置,针筒与青霉素瓶组
11、合部分相当于如图装置_(填字母) ;检查此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_,若现象为_,则气密性良好21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与探究一】如图是实验室制汽水配方。为了检验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_。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以上两个方案中,我认为_(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是正确的。7【活动与探究二】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铁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艺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2、实验结论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有_(填序号)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反应结束后试管中仍有少量固体粉末中只含有铁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图可知,反应前 AB 为化合物,反应后 AB 以单质存在,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所以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所以生成物乙的一个分子由两个 A 原子构成,所以乙为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该化学反应中甲、丙、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3;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2A【解析】A、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
13、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香水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A。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B【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gS+O2=Hg+SO2;A、单质汞属于金属,故 A 错误;B、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 B 正确;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故 C 错误;D、根据化学方程式 HgS+O2=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专题 化学变化 及其 表示 测试 解析 新版 仁爱 20190117295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