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2Al+Fe 2O3 2Fe+Al2O3”可得到很多信息。下列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生成物 Al2O3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涉及到 2 种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不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科技的发展能大大促进生产科学家发明了“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和 H2以
2、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X 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3H2X+H 2O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1BX 的化学式为 CH4OCX 是氧化物 D这个反应开辟了二氧化碳的一个新用途4将 CO 通入盛有 12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2.4g B5.6g C8.4g D9.6g5a、b 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c。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 ,反应前 a和 b 的总质量都是 9g,实验数据如下表。
3、则 m : n 的值为( )序号 反应前 a 的质量/g 反应前 b 的质量/g 反应后 c 的质量/g实验 7 2 6实验 m n 9A5:4 B2:7 C1:2 D2:16C 3N4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A+ 1 B+3 C+4 D-47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2:1Bx 的取值范围:0x30C当 y20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Dx+y=65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O3 个氧元素 BSO 21 个二氧化硫分子CO 22 个氧原子 D 1 个铁离子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的质量一定等于 和 的质量之和B和一定是反应物C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1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二
5、氧化碳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碳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碳元素C氧元素和氢元素 D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12某物质 A 有 1.6 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 克 CO2和 3.6 克 H2O,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为()3A一定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13某不纯的 NH4NO3样品中,经分析样品中 N%=38%,则混合物中混有下列杂质中( )A、CO(NH 2) 2 B、NH 4Cl C、 (NH 4) 2SO4 D、NH 4HCO314下列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
6、目的 实验方案或试剂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明矾,然后振荡B 除去 KCl 中混有的少量量 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加热C 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 通过的热的铜网D 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 使用铜丝、银丝和 Al(NO3)3溶液AA BB CC DD15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 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 3g 泥沙和 1000g 溶液,取 500g 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镁元素 1.2g,钙元素 2g,氯元素 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83.6% B86.3% C88.1% D91.6
7、%二、填空题1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图 1 中, “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 2 反应的实质是_。(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种;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硫酸_、_;18用化学用语表示:(1)3 个硫酸分子_;(2)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_;(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_。19某化学
8、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 “” 、 “” 、 “”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A.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B.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可能是催化剂D._2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在 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属于_反应三、推断题21硝酸钠溶液可能含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
9、硫酸钠杂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5请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钠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理由是_。(2)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3)产生白色沉淀 C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4)硝酸钠溶液中的杂质最多有_种(填 1、2、3、4)。22A、B、C、D 均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 A 是一种无色液体,B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是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1)B 物质的用途(写一种)_;(2)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
10、小的氧化物,则 A 物质的名称是_。(3)要实现转化,X 物质除能与 B 反应,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四、实验题23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某甲同学用 A 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 B 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
11、转的原因是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 C 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2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中的组装仪器往往有多种用途。根据下图所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 A 装置常用于制氧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某同学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至少两条)(3)若用 B 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人的药品是_。若在 B 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端(填字母“a”
12、 、 “b”)通入。五、计算题25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CaO+CO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80g 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 80 75 70 66 62 58 58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的质量为_克(2)求该石灰石中含 CaCO3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726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 Fe2O3 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
13、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样品中 Fe2O3的质量分数是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 200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4)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 16g 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5)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 1900t 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 5的生铁的质量为_。1参考答案1B【解析】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铝能将铁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错误; B. 生成物 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C. 反应
14、前铝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发生改变,错误; D. 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 B。2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A 错误;该反应中含有三种分子,B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正确;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错误。故选 C。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质量守恒定律3C【解析】A、反应前单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0,而生成物水中氢元素呈+1 价,故 A 正确;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相差的 4 个 H
15、原子、1 个 C 原子、1 个 O 原子构成了物质 X 的分子,物质 X 的化学式应为 CH4O,故 B 不正确;C、由物质 X 的化学式 CH4O 可知,该物质为有机化合物,而非氧化物,故 C 不正确;D、该反应表现出可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CH4O 的转化关系,开辟了二氧化碳的一个新用途,故 D 正确;故选 C【点评】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本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推断物质的化学式,熟练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和推断是解答本题所需具备的技能4B【解析】12g9.6g2.4g, Fe 2O32 Fe,质量差是 48, ,x5.6g。故选 B。11248 x2.4g点睛利
16、用差量法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基本技巧之一。5D【解析】实验:根据“反应前 a 和 b 的总质量都是 9g”和表格中数据,可知 b 的质量为2g,又因为生成物 c 的质量为 6g,可知 b 完全反应,a 只反应了 4g(所取总量为 7g) ,即2参加反应的 a、b 质量比为:2:1;实验: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生成 C 的质量为:9g;则 m:n 的值为 2:1。点睛: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 、 “化学反应” 、 “质量” 、 “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 ,而对物
17、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x3+(-3)4=0 解得 x=+4,故选 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7B【解析】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30+20+10+15=x+y+0+10,x+y=65。c 质量减少 10g,d 质量减少 5g。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10g:5g=2:1,正确;B、只能确定 x+y=65,那么 x 的范围就应该是 0x65,错误;C、若 y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专题 化学变化 及其 表示 测试 解析 新版 仁爱 20190117297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