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

    • 资源ID:970871       资源大小:224.7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

    1、1专题 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观察化学方程式“2Al+Fe 2O3 2Fe+Al2O3”可得到很多信息。下列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生成物 Al2O3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涉及到 2 种分子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改变 D该反应不一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化学科技的发展能大大促进生产科学家发明了“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和 H2以

    2、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X 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3H2X+H 2O下列有关这个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元素的化合价由 0+1BX 的化学式为 CH4OCX 是氧化物 D这个反应开辟了二氧化碳的一个新用途4将 CO 通入盛有 12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 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 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 )A2.4g B5.6g C8.4g D9.6g5a、b 可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c。小辰做了两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 ,反应前 a和 b 的总质量都是 9g,实验数据如下表。

    3、则 m : n 的值为( )序号 反应前 a 的质量/g 反应前 b 的质量/g 反应后 c 的质量/g实验 7 2 6实验 m n 9A5:4 B2:7 C1:2 D2:16C 3N4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2A+ 1 B+3 C+4 D-47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为 2:1Bx 的取值范围:0x30C当 y20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4、Dx+y=65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B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9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O3 个氧元素 BSO 21 个二氧化硫分子CO 22 个氧原子 D 1 个铁离子1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的质量一定等于 和 的质量之和B和一定是反应物C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11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二

    5、氧化碳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碳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碳元素C氧元素和氢元素 D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12某物质 A 有 1.6 克,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 克 CO2和 3.6 克 H2O,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为()3A一定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不含氧元素13某不纯的 NH4NO3样品中,经分析样品中 N%=38%,则混合物中混有下列杂质中( )A、CO(NH 2) 2 B、NH 4Cl C、 (NH 4) 2SO4 D、NH 4HCO314下列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

    6、目的 实验方案或试剂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明矾,然后振荡B 除去 KCl 中混有的少量量 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加热C 除去 N2中混有的少量 O2 通过的热的铜网D 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 使用铜丝、银丝和 Al(NO3)3溶液AA BB CC DD15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可溶性的氯化镁、氯化钙杂质和不溶性的泥沙。常温下将 140g该粗盐样品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 3g 泥沙和 1000g 溶液,取 500g 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镁元素 1.2g,钙元素 2g,氯元素 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A83.6% B86.3% C88.1% D91.6

    7、%二、填空题1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图 1 中, “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铁单质,还能表示_。(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 2 反应的实质是_。(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_种;1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_、_;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硫酸_、_;18用化学用语表示:(1)3 个硫酸分子_;(2)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_;(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_。19某化学

    8、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 “” 、 “” 、 “”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_)A.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B.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可能是催化剂D._2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_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在 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属于_反应三、推断题21硝酸钠溶液可能含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

    9、硫酸钠杂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5请回答下列问题:(1)硝酸钠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理由是_。(2)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3)产生白色沉淀 C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4)硝酸钠溶液中的杂质最多有_种(填 1、2、3、4)。22A、B、C、D 均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其中 A 是一种无色液体,B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是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1)B 物质的用途(写一种)_;(2)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

    10、小的氧化物,则 A 物质的名称是_。(3)要实现转化,X 物质除能与 B 反应,还需满足的条件是_。四、实验题23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某甲同学用 A 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最后天平的指针(填序号)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同学用 B 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

    11、转的原因是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 C 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24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中的组装仪器往往有多种用途。根据下图所装置回答问题:(1)图中 A 装置常用于制氧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某同学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什么_、_?(至少两条)(3)若用 B 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人的药品是_。若在 B 装置中盛满水,用排水法收集(瓶口向上)一瓶氧气,气体从_端(填字母“a”

    12、 、 “b”)通入。五、计算题25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CaO+CO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们取80g 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反应时间s t0 t1 t2 t3 t4 t5 t6反应后固体的质量g 80 75 70 66 62 58 58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的质量为_克(2)求该石灰石中含 CaCO3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726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 Fe2O3 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

    13、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样品中 Fe2O3的质量分数是_;(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 200g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4)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 16g 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5)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 1900t 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 5的生铁的质量为_。1参考答案1B【解析】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铝能将铁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错误; B. 生成物 Al2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C. 反应

    14、前铝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发生改变,错误; D. 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 B。2C【解析】试题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A 错误;该反应中含有三种分子,B 错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 正确;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错误。故选 C。考点: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质量守恒定律3C【解析】A、反应前单质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0,而生成物水中氢元素呈+1 价,故 A 正确;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相差的 4 个 H

    15、原子、1 个 C 原子、1 个 O 原子构成了物质 X 的分子,物质 X 的化学式应为 CH4O,故 B 不正确;C、由物质 X 的化学式 CH4O 可知,该物质为有机化合物,而非氧化物,故 C 不正确;D、该反应表现出可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 CH4O 的转化关系,开辟了二氧化碳的一个新用途,故 D 正确;故选 C【点评】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本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推断物质的化学式,熟练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和推断是解答本题所需具备的技能4B【解析】12g9.6g2.4g, Fe 2O32 Fe,质量差是 48, ,x5.6g。故选 B。11248 x2.4g点睛利

    16、用差量法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基本技巧之一。5D【解析】实验:根据“反应前 a 和 b 的总质量都是 9g”和表格中数据,可知 b 的质量为2g,又因为生成物 c 的质量为 6g,可知 b 完全反应,a 只反应了 4g(所取总量为 7g) ,即2参加反应的 a、b 质量比为:2:1;实验: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生成 C 的质量为:9g;则 m:n 的值为 2:1。点睛: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参加” 、 “化学反应” 、 “质量” 、 “总和”这样四个关键词。由此可知:(1)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2)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围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即化学变化) ,而对物

    17、理变化无效;(3)质量守恒定律是指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等;(4)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而非某物质的质量。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x3+(-3)4=0 解得 x=+4,故选 C点睛: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7B【解析】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30+20+10+15=x+y+0+10,x+y=65。c 质量减少 10g,d 质量减少 5g。A、参加反应的 c 与 d 的质量比=10g:5g=2:1,正确;B、只能确定 x+y=65,那么 x 的范围就应该是 0x65,错误;C、若 y20

    18、 时,那么只有 a 的质量是增加的,该反应的反应物多种,生成物只有一种,一定是化合反应,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30+20+10+15=x+y+0+10,x+y=65,正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变化8A 【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化合物是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是正确的叙述;B 选项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氧化物,可证明该物质一定是单质是错误的叙述,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要求;C 选项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是错误的叙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D 选项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

    19、物质一定是酸是错误的叙述,水中含有氢元素但水不属于酸;故选 A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39B【解析】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错误;B、SO 2表示 1 个二氧化硫分子,正确;C、O 2表示 1 个氧气分子,2 个氧原子表示为 2O,错误;D、 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错误。故选 B。10D【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结束时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和的质量之和,故错误;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和的质量增加,故和为生成物,故错误;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的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故错误;D、根

    20、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和的质量增加,故和为生成物,的质量减少,所以为反应物,特点“多变一” ,是分解反应;故正确。11B【解析】生成物二氧化碳、水中含有 C,H,O 元素,则反应物中也一定含有这三种元素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氧气由 O 元素组成,则 C,H 定是从某物质中来,而某物质中也可能含有 O 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守恒,难度较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物质的组成12D【解析】先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结合 3.2 克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 克二氧化碳和 3.6 克水,可以确定: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

    21、有氧元素再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来确定氧元素是否含有;4.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4.4g 100%=1.2g,3.6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3.6g 100%=0.4g,则1244 2181.2g+0.4g=1.6g,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选 D。点睛:由题意“1.6 克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 克二氧化碳和 3.6 克水” ,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413A【解析】纯净硝酸铵NH 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8/80100%=35%NH4Cl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53.5100%=26.17%

    22、;(NH 4) 2SO4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8/132100%=21.2%;CO(NH 2)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28/60100%=46.7%;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4/79100%=17.8%;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35%,样品中含氮量高,则杂质中氮的质量分数必定高于硝酸铵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故选 A14C【解析】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后,泡沫少、浮渣多的为硬水,反之,为软水,明矾只能加速悬浮颗粒沉降,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会引入杂质二氧

    23、化锰,错误;C、氧气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固体氧化铜,所得气体只有氮气,正确;D、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丝、银丝都不和 Al(NO3)3溶液反应,不能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错误。故选 C。15A【解析】500g 溶液中含氯化镁的质量=1.2g( 2495100%)=4.75g,则氯化镁中氯元素的质量=4.75g-1.2g=3.55g;500g 溶液中含氯化钙的质量=2g( 01100%)=5.55g,则氯化钙中氯元素的质量=5.55g-2

    24、g=3.55g;500g 溶液中氯化钠所含氯元素的质量=42.6g-3.55g-3.55g=35.5g,则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35.5g( 35.8100%)=58.5g;则 1000g 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58.5g2=117g;所以,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1740g100%83.6%。161 个铁原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CH4 + H2O CO + 3 H225【解析】(1)“Fe”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铁元素、金属铁单质,还能表示 1 个铁原子;(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3)由反应的结构示意图和模型表示的原子种类,可

    25、判断:甲为 CH4,乙为 H2O,丙为 CO,丁为 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H2O CO+3H2,由方程式和物质的组成可知,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 2 种。17 (1)2KMnO 4 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2)4P+5O 2 2P2O5化合反应(3)Ca(OH) 2+H2SO4CaSO 4+2H2O 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 4 K2MnO4+MnO2+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故是分解反应(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故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

    26、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3)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硫酸的化学方程式:Ca(OH) 2+H2SO4CaSO 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83H 2SO43AlON2【解析】 (1)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答案为:3H 2SO4, (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32AlO,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N2,故答案为:N 2。19C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知道

    27、,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解析】由题意可知实际反应的微粒关系图是:由图示可知: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所6以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B、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为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C、由图示可知, “”的数目没有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故正确;D、由图示可知,反应物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为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0过滤肥皂水煮沸 2H20 2H2+O 2分解【解析】自然界的水可以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四个步骤来净化;井水中含有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的多少不同分为硬

    28、水和软水,检验软硬水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水在 TiO2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0 2H2+O 2;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21硫酸钠(或者 Na2SO4) 加入 Ba(NO3)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复分解反应 Ca(NO3)2 + Na2CO3 = CaCO3+ 2NaNO 33【解析】硝酸钠溶液可能含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硫酸钠杂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含杂硝酸钠溶液加入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硫酸钠,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含杂硝酸钠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29、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钠或氯化钙。无色溶液 B 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说明一定有硝酸钙。(1)硝酸钠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硫酸钠(或者 Na2SO4),理由是加入 Ba(NO3)2溶液后无明显现象。(2)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3)产生白色沉淀 C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 Ca(NO3)2 + Na2CO3 = CaCO3+ 2NaNO3。(4)硝酸钠溶液中的杂质最多有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钠三种。点睛这是一道推断题,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

    30、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钠或氯化钙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氯化银白色沉淀。22医疗急救等 2H2O 2H2+O 2双氧水(或过氧化氢)X 中含有碳元素。【解析】 (1)A、B、C、D、x 均是初中化学已学过的常见物质,B 能够支持燃烧,所以 B 是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等;7(2)A 是一种无色液体,A 分解会生成氧气和 C,所以 A 是水或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所以 C 是氢气,则转化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 2O 2H2+O 2;若 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 C 是水,则 A 过氧化氢;(3)D 是无色无味气体

    3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D 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中含有碳元素。23 (1)Fe+CuSO 4FeSO 4+Cuc(2)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有吸收气体的装置【解析】 (1)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 4+Cu因为反应不产生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最后天平的指针不偏转(2)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 C 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不平衡,是因为气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浮力;可见,在验证质量

    32、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有吸收气体的装置,例如可以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242KClO 3 2KCl+3O2炸裂原因一: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二:没有均匀预热试管浓硫酸 b【解析】【详解】(1)由于 A 装置试管口没有棉花,故用 A 装置制氧气时需要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氯酸钾在加热并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

    33、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 2KCl+3O2;(2)某同学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加热时没有均匀预热试管;8(3)用 B 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则装置内放入的药品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B中如果装满水,只要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就必须从 b 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总是比水的密度小。2522g62.5%【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58g=22g;设碳酸钙的质量为 xCaCO3高 温 CaO+CO2100 44X 22g10

    34、0/x=44/22g x=50g 该石灰石中含 CaCO3的质量分数为 50g80g100%=62.5%。26【解析】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 2O3+ 3H2SO4=“=“ Fe2(SO4)+3H2O;(2)由题中信息可知:加入200g 后 25g 矿石中的氧化铁完全反应,所以 25g 矿石中杂质的质量为:25g+200g-216g=9g;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25g-9g)25g100%=64%;最后溶液的质量为224g,说明硫酸和 24g 氧化铁刚好完全反应;设 200g 稀硫酸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x,生成硫酸铁的质量为 yFe2O3+ 3H2SO4=“=“ Fe2(SO4)3+3H2O;160 294 40024g x160/24g=294/x160/24g=400/y y=60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g(224g+16g)100%=25%用上述赤铁矿石 1900t 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 5的生铁的质量为:1900t64% =896t


    注意事项

    本文(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5化学变化及其表示测试题4含解析新版仁爱版20190117297.docx)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