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数据链路层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数据链路层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数据链路层模拟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数据链路层模拟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 )。(A)帧定界功能(B)电路管理功能(C)差错控制功能(D)流量控制功能2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定义数据格式(B)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性传输(C)控制对物理传输介质的访问(D)为终端节点隐蔽物理拓扑的细节3 下述协议中,(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A)ICMP(B) HDLC(C) PPP(D)SLIP4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不包括( )。(A)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B)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C)无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D)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5
2、为了避免传输过程中帧的丢失,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方法是( )。(A)帧编号机制(B)循环冗余校验码(C)汉明码(D)计时器超时重发6 通过提高信噪比可以减弱其影响的差错是( )(A)随机差错(B)突发差错(C)数据丢失差错(D)干扰差错7 下列有关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链路层只能提供差错检测,而不提供对差错的纠正(B)奇偶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错误而无法对其进行修正,也无法检测出双位错误(C) CRC 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D)海明码可以纠正一位差错8 字符 S 的 ASCII 编码从低到高依次为 1100101,采用奇校验,在下述收到的传输后字符中,哪种错误
3、( )不能检测?(A)11000011(B) 11001010(C) 11001100(D)110100119 对于 10 位要传输的数据,如果采用汉明校验码,需要增加的冗余信息位数是( )。(A)3(B) 4(C) 5(D)610 要发送的数据是 1101011011,采用 CRC 校验,生成多项式是 10011,那么最终发送的数据应该是( )。(A)11010110111010(B) 11010110110110(C) 11010110111110(D)1111001101110011 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A)差错
4、校验(B)帧序号(C) NAK 机制(D)超时机制12 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当发送窗口为 1,接收窗口也为 1 时,相当于 ARQ 的( )方式。(A)回退 N 帧 ARQ(B)选择重传 ARQ(C)停止一等待(D)连续 ARQ13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的(GBN)协议,如果发送窗口的大小是 32,那么至少需要( )位的序列号才能保证协议不出错。(A)4(B) 5(C) 6(D)714 若采用后退 N 帧的 ARQ 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帧编号字段为 7 位,则发送窗口的最大长度为( )。(A)7(B) 8(C) 127(D)12815 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后退 N 帧(GBN)协议,发送方已
5、经发送了编号为 07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 0、2、3 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2(B) 3(C) 4(D)516 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 N 帧协议方式,进行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 06 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了对 1、3 和 5 号帧的确认,发送方需要重传的帧的数目是( )。(A)1(B) 2(C) 5(D)617 一个使用选择重传协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如果采用了 5 位的帧序列号,那么可以选用的最大接收窗口是( )。(A)15(B) 16(C) 31(D)3218 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 0
6、3 号数据帧,现已收到 1 号帧的确认,而 0、2 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A)1(B) 2(C) 3(D)418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节点 A(发送方)并 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 假定帧的序号长度为 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 7。当 A 发送了编号为 0、1、2、3 这 4 个帧后,而 B 接收了这 4 个帧,但仅应答了 0、1 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 ,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 A 继续发送 4、5 两个帧,且这两个帧已进入 B 的缓冲区,而 B 仅应答了 2、3 两个帧,此时接收窗口最多能接收() 个帧。
7、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 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 w()2K-1; 如果发送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 U,则发送窗口的下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 。19 _;(A)2(B) 3(C) 4(D)520 _;(A)1(B) 2(C) 3(D)421 _;(A)3(B) 4(C) 5(D)622 _;(A)(C) (D)23 _;(A)(u-w+1)mod2 K(B) (UW)mod2K(C) (U-W)mod2K-1(D)(U-W-1)mod2k K-124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
8、号,这种信道复用技术是( )。(A)码分复用(B)频分复用(C)时分复用(D)空分复用25 TDM 所利用的传输介质的性质是( )。(A)介质的带宽大于结合信号的位速率(B)介质的带宽小于单个信号的带宽(C)介质的位速率小于最小信号的带宽(D)介质的位速率大于单个信号的位速率26 在下列协议中,不会发生碰撞的是( )。(A)TDM(B) ALOHA(C) CSMA(D)CSMACD27 在下列多路复用技术中,( )具有动态分配时隙的功能。(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频分多路复用(D)码分多路复用28 在 CSMA 的非坚持协议中,当站点侦听到总线媒体空闲时,它是( )。(
9、A)以概率 p 传送(B)马上传送(C)以概率(1-p)传送(D)以概率 p 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传送29 在 CSMA 的非坚持协议中,当媒体忙时,则( )直到媒体空闲。(A)延迟一个固定的时间单位再侦听(B)继续侦听(C)延迟一个随机的时间单位再侦听(D)放弃侦听30 在监听到信道忙时,仍然继续监听下去,直到信道空闲为止。采用这种方式的CSMA 协议称为( )。(A)1- 坚持型 CSMA(B)坚持型 CSMA(C) p-坚持型 CSMA(D)非坚持型 CSMA31 以太网中,当数据传输率提高时,帧的发送时间就会相应的缩短,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冲突的检测。为了能有效地检测冲突,可以使用的解决方案
10、有( )。(A)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B)减少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C)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减少最短帧长(D)增加电缆介质的长度或增加最短帧长32 长度为 10km,数据传输率为 10Mbits 的 CSMACD 以太网,信号传播速度为 200mgs。那么该网络的最小帧长为( )。(A)20bit(B) 200bit(C) 100bit(D)1000bit33 在一个采用 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完整的电缆,传输速率为 1Gbits,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 200000kms 。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80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 )。(
11、A)增加 160m(B)增加 80m(C)减少 160m(D)减少 80m34 以太网中采用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处理冲突问题,下列数据帧中重传时再次发生冲突的概率最低的是( )。(A)首次重传的帧(B)发生两次冲突的帧(C)发生三次重传的帧(D)发生四次重传的帧35 多路复用器的主要功能是( )。(A)执行模数转换(B)执行串行并行转换(C)减少主机的通信处理负荷(D)结合来自两条或更多条线路的传输36 与 CSMACD 网络相比,令牌环网更适合的环境是( )。(A)负载轻(B)负载重(C)距离远(D)距离近37 根据 CSMACD 协议的工作原理,需要提高最短帧长度的是( )。(A)网络传输速
12、率不变,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B)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C)上层协议使用 TCP 的概率增加(D)在冲突域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线路中的中继器数量38 IEEE802 局域网标准对应 OSI 模型的( )。(A)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模拟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电路管理功能是物理层提供的,而数据链路层提供链路管理功能。关于“电路”和“链路”的区别请参见本章疑难点 1。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都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知识模块】 数据链路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数据链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