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亚洲、非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亚洲、非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亚洲、非洲)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亚洲、非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1 横滨每日新闻2 读卖新闻3 时事社4 印报托5 南洋商报6 联合早报7 广播电视8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9 安塔拉通讯社10 越南通讯录11 科威特通讯社(KUNA)12 中东通讯社(MENA)13 兰德每日邮报14 每日时报15 加纳通讯社(GNA)16 区分横滨每日新闻朝日新闻与每日新闻17 亚洲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状况如何?战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目前现状怎样?18 明治维新前日本报刊状况如何?以何种报纸占主导地位?19 日本与政治型大报相对的小报产生于什么年代?有何特点?20 日本军国主义政府是如何控制报业的?
2、21 日本“五大报 ”是指哪几家 ?五大报系的垄断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2 简述 NHK 的历史与现状。23 简述朝鲜民族国家的现代新闻事业。24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哪些重要报刊?韩国的著名报刊又有哪些?25 印度报业结构有何特点?其主要报刊的政治倾向如何? 印度八大报系的名称是什么?26 辨析新加坡的南洋商报海峡时报与马来西亚的新海峡时报南洋商报。27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华文报纸的现状如何?28 越南的首家越文报纸创始于何时?近年来越南报业发生了哪些变化?29 非洲大陆新闻事业发展有哪些特点?30 金字塔报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如何?海卡尔任总编辑期间(19561974),该报有了些什么
3、变化?31 兰德每日邮报与英国报业有何历史渊源?其政治倾向如何? 目前有无变化?32 非洲第一人口大国是哪个国家?该国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叫什么名称?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亚洲、非洲)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1 【正确答案】 横滨每日新闻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诞生的标志。1870年 4 月创办,日报,定期发行。报纸采用先进的日文活铅字印刷技术,“西洋纸” 单张印刷。横滨每日新闻获得当地县令的大力支持。该报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有关贸易的经济新闻颇受关东一带工商业者的欢迎。读者群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到包括普通市民、工商业
4、者在内的民众层。横滨每日新闻问世后,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类似的报刊相继出现。【试题解析】 横滨每日新闻是日本近代报纸诞生的标志,因此在分析这道题的时候结合日本近代报刊的特征和报刊的标志性变化来分析。【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2 【正确答案】 读卖新闻于 1874 年在东京创刊一,以小报起家,最初以市民和中小企业主为读者对象,注重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版面活泼,文字通俗,大量刊登文学作品。1950 年起实行股份公司制,办报方针是同左右两翼的独裁思想作斗争,20 世纪 90 年代后发展成为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同时还办有周刊读卖及其他文化、体育事业,并发展为日本的五大报业集团之一。【试题解析】
5、分析这道题,应主要把握该报的代表性特色及其发展历史。【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3 【正确答案】 时事应成立于 1945 年,自称是向日本报道世界的动向,向世界传播日本的声音的国际性通讯社。它在海外设有 25 个支局,同 19 家外国通讯社建立合作关系,还办有发布关于经济、金融、证券、经营等方面的信息的经营信息新闻和金融传真新闻,颇有影响。出版世界周报等刊物及时事年鉴,活动范围相当广泛。【试题解析】 时事社和共同社是日本“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两个主要通讯社,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两个通讯社的知识点,不要混淆。【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4 【正确答案】 印度报业托拉斯,简称“印报托” ,是印度最大
6、的通讯社。前身是1910 年建立的印度联合通讯社,1919 年被路透社收买,成为其附属机构。印度独立后,印报托接替印度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在印度的业务,1949 年 2 月正式发稿。该社是印度报业老板合股企业,凡采用它的消息的印度报刊、电台、电视台,均可购买该社的股票,但股东不分红。印报托总部在孟买,在国内有五十多个分社,在北京、科伦坡、伦敦、联合国等处派有记者,订有路透社、法新社的新闻,并与共同社、南通社、波通社、德新社交换新闻。【试题解析】 作为真题被考查过,需要考生复习掌握。【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5 【正确答案】 南洋商报,新加坡华文报纸。1923 年 9 月由陈嘉庚创办,目的是为推
7、动华人社会的文化教育事业,同时促销自己的橡胶产品。该报在日本占据新加坡时曾中断三年,1945 年 9 月 8 日复刊。1962 年 8 月起,南洋商报分别在新加坡和吉隆坡两地出版。1975 年,根据政府限制私人对媒介的控股权的法令,南洋商报改组为公共公司,名为南洋报社新加坡有限公司。【试题解析】 这是新加坡早期有代表性的华文报纸,通过例题再加深认识,以备有相关考题出现。【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6 【正确答案】 联合早报是 1983 年 3 月在新加坡出版的中文报纸,采用简体字,横排版式。其特点是: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综合新闻,另一方面加强对本地社区、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各地区的报道,对中国的报道态
8、度客观温和。重视言论和副刊,尤其是副刊内容丰富多彩,为各种对象、各种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提供服务。为拓宽稿源,该报同境外新闻机构,特别是与中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新闻机构建立了各种业务联系,在当地聘请通讯员和特约专栏作者,并致力于推广华语华文、发扬华族文化的工作。世纪之交,联合早报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于 1995 年 5 月通过“亚洲一号站 ”进入互联网,成为东南亚国家上网的第一家华文报。【试题解析】 以上几份报纸是新加坡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和英文报纸。新加坡的报业是华文报纸、英文报纸和马来文报纸并存,因此在分析具体报纸的时候,首先要说明报纸所用的出版文字。【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7
9、【正确答案】 马来西亚的广播事业开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1935 年不列颠马来亚广播公司设立第一座广播电台,1937 年正式播音。日本占领期间,在马六甲、槟城等地增设电台。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统治,在殖民政府设立广播部,建立马来亚广播电台,马来西亚独立后基本继承原有的体制。1963 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原来的马来亚电台改名为马来西亚广播电台,成为全国性的官方电台,以后不断在各主要城市建立广播站,形成全国广播网。该台现有六个广播网,内容有新闻、音乐和其他娱乐节目,使用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马来西亚长期没有私营广播电台,1994 年 8 月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时代广播电台在吉隆坡开播
10、,主要播放国际国内新闻、金融行情、交通信息、天气预报和音乐娱乐节目。全天 24 小时播放,收听范围在吉隆坡及其附近地区。马来西亚电视台,创建于 1963 年 12 月,社址在吉隆坡,属于官方电台。现有两个频道:第一频道以英语和马来语节目为主;1969 年开办的第二频道,主要侧重宣传教育、新闻和音乐、戏剧等。1978 年开办彩色电视。马来西亚对外来节目都要按照自己的节目标准进行严格审查,特别对含有暴力、性和反主流文化的节目更为注意,发现不妥之处必须经过处理方能播出。对本国节目也实行事先审查制,这项工作由政府新闻部主管。【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8 【正确答案】 1962 年 8 月由新加坡南洋
11、商报驻吉隆坡办事处发展成为一家报社,现在是全马来西亚最大的一家华文报纸。社址在吉隆坡,在槟城、马六甲等地设立办事处。声称保持“不偏不倚的立场” ,力争做到 “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华裔同胞了解国家和政府的方针,使华族能及时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有中马、南马、北马等地新闻增刊,周日附送一份南洋周刊。【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9 【正确答案】 安塔拉通讯社是印尼国家通讯社,成立于 1973 年,由国家情报部管理,在国内外派有常驻记者,同世界 20 多个主要通讯社(美联社除外)签订了新闻交换协定,是亚洲一太平洋通讯社组织、国际伊斯兰通讯社和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的成员国。【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
12、篇10 【正确答案】 越南通讯社,1945 年 9 月创建于河内,当时与“越南之声” 电台属于一个机构,1950 年独立后定名为越南通讯社。1976 年和越南南方解放通讯社合并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通讯社,总部在河内,在胡志明市设有总分社,在其他各省、市设分社。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等国派有常驻记者。越南通讯社对内每日电传发稿,每天出版国内、国际两种越文新闻稿和英法两种文字的对外新闻稿,供河内报纸和电台使用。该社每天还出版快讯世界参考特别参考等多种参考资料,供中央和有关单位参考。【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1 【正确答案】 科威特通讯社(KUNA)建立于 1956 年 10 月,是半官方的通
13、讯社。负责对国内外发稿,包括国内外重大新闻、经济消息、金融消息、社会奇闻等。此外,科威特通讯社还经常转发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巴林等海湾国家的报纸社论和其通讯社发布的消息,也常转发新华社的阿拉伯文消息。【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2 【正确答案】 中东通讯社(MENA),是埃及唯一的国家通讯社,1956 年 2 月由埃及两家日报和两家出版社筹资建成,1960 年收归国有。该社宣传政府政策,用阿拉伯、英、法文发稿,着重报道埃及、阿拉伯和不结盟国家事务。中东通讯社在国内有 26 个分社,在伦敦、纽约等地设有 15 个分社和记者站,与路透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美联社等订有接收新闻
14、的合同,并为卡塔尔、塞浦路斯、马耳他通讯社转播,同新华社签订了互换新闻的合同。【试题解析】 作为埃及唯一的通讯社,需要特别注意复习,分析其发展特点和业务范围。【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3 【正确答案】 兰德每日邮报于 1902 年 9 月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兰德金矿出版,是南非最重要也是最著名的报纸。由一位经营黄金的商人弗里曼科恩和一位叫埃德加华莱士的青年记者(原为英国北岩爵士每日邮报记者)合办,该报具有英国每日邮报传统,以自由主义方针自诩,但初期种族立场非常鲜明,与英亲善。1957 年劳伦斯甘达尔任主编后,该报与英亲善的态度大有改变。甘达尔要求报纸在提到黑人名字时,一定要冠之以“先生” ;
15、并发表一系列揭露黑人劳工所受的非人待遇等文章。在政府操纵下,南非广播公司发起反对甘达尔的宣传运动,报纸发行量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有所下降。但黑人读者却在增加,尤其传阅率很高。80年代初,特图伊斯迈伯格成为该报的主编,他继承甘达尔的办报传统,一边在政府的压力下保持立场,一边致力于提高报社的财政收入。90 年代以来,发行大有好转。【试题解析】 作为南非最著名的报纸,除了分析其创办过程等内容外,报纸所表现出来的代表南非政治环境的倾向及其变化需要特别阐述。【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4 【正确答案】 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1925 年创办于拉各斯。早期由英国每日镜报集团经营,后来被尼日利亚人收
16、购。1975 年 8 月军政府收买了 60的股权,以后该报一直在政府控制下,但商业性较强。每天大约出 40 版,有大量广告。每日时报公司是该国最大的报业集团,拥有每日时报等 15 种报刊。【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5 【正确答案】 成立于 1957 年 3 月,是加纳官方通讯社。主要向全国新闻单位、政府部门、外国使馆和私人订户提供国内和国外消息。在国内各区设有分社和支社,国外的常驻记者很少。国际新闻主要来源于路透社和法新社,也抄收美联社、阿尔及利亚新闻社、新华社的新闻,并同世界各大通讯社订有交换新闻的协定。【试题解析】 作为加纳官方通讯社,与之前所讲的两国的官方通讯社有相似之处,对比复习,
17、加深认识。【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6 【正确答案】 (1)横滨每日新闻于 1870 年 4 月创办,该报的出现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首先,横滨每日新闻为日报,定期发行;其次,报纸采用先进的日文活铅字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基本上是木版手工印刷;再次,横滨每日新闻用“西洋纸” 单张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用日本纸张印刷,其形式与书籍、小册子相同;最后,该报的读者群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到包括普通市民、工商业者在内的民众层。横滨每日新闻获得当地县令的大力支持。该报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有关贸易的经济新闻颇受关东一带工商业者的
18、欢迎。横滨每日新闻问世后,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类似的报刊相继出现。(2)朝日新闻 于 1879 年创刊。办报方针是政治中立,言论自由,为建成民主国家和确立世界和平而作出贡献,公正迅速地报道真实情况,本着进步的精神进行评论,以期达到公正。20 世纪 90 年代日刊与晚刊发行居第二,还办有周刊朝日朝杂志等杂志以及其他文化事业。(3)每日新闻 的前身是 1876 年创办的大阪日报。其办报方针是独立于一切权力之外,通过不偏“ 左”也不偏“右”的社论和报道,自由地为建立民主社会作出贡献,通过为国际所关注的社论和报道,为建立和平的社会作出贡献。该报还办有经济学人星期日每日等刊物以及其他文化事业。【知识模块
19、】 亚洲篇、非洲篇17 【正确答案】 (1)亚洲报业“ 二战”前的状况:发展的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由于 16 世纪起,除日本外亚洲大部分国家都相继沦为殖民地或殖民地,报纸最早大多是殖民者为殖民统治用外国文字出版。19 世纪中期后,亚洲人民为捍卫民族独立,争取民族解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民族民主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民族报刊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报业的主流。(2)“二战”后的变化:“二战”后亚洲国家几乎全部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朝鲜、越南、蒙古、老挝等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以共产党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以日本和印度为代表的多数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
20、路,发展了资本主义报业模式。除了少数国家,亚洲报业总的来说并不发达,发展很不平衡。同报纸一样,亚洲国家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日本有着世界上技术程度最高、最普及的广播电视网。(3)目前现状:亚洲国家的新闻事业总体落后于欧美国家,发展也很不平衡,除日本等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新闻事业特别是广播电视业发展落后,缺少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和新闻机构。亚洲国家的广播电视发展方面,大多数国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主要实行国有制,由政府部门控制,电子新闻采集等新的技术和设备已被大多数国家采用,但是由于高生产费用和生产技术的缺乏,许多国家仍然需要花高价引进欧美电视节目。亚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通讯社
21、,大多数由国家控制或者由国家创办,也有少数是私营的,但直接或间接地受政府控制和影响,还出现了地区性通讯社和国际性通讯社,前者如 1981 年建立的亚洲太平洋新闻通讯社,后者如中国的新华社,它们促进了地区间的新闻沟通,为缩小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作出了贡献。亚洲的新闻教育和培训方兴未艾,大多数国家已在大学建立了新闻系(院)。本地教科书正越来越通用,但许多材料来自于西方。发展的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亚洲新闻教育和训练学院的全部课程,发展新闻学这个特殊的领域也在亚洲非常牢固地建立起来。【知识模块】 亚洲篇、非洲篇18 【正确答案】 (1)明治维新前日本报刊状况:明治维新前日本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读卖瓦
22、版 ”、翻译、翻刻的报纸、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和日本人自己办的报刊这几个发展过程。具体来讲:“读卖瓦版”:约 17 世纪时,在日本江户(今东京)街头出现类似报纸的单面新闻印刷品,用黏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故被称为“瓦版 ”,又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正式名称为“读卖瓦版”,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翻译、翻刻的报纸:随着 16 世纪中期欧美商人和传教士进入日本,威胁到幕府的统治地位,幕府于 17 世纪开始排斥外国人,开始实行长达 200 年之久的闭关锁国政策。荷兰传闻书是由当时日本与外国沟通的窗口长崎荷兰商馆,收集各国商船带
23、来的消息,整理成册,经幕府官办的翻译机构翻译而成,作为“秘密文件” ,在幕府少数官员中传阅。在“锁国时代” ,是幕府了解海外信息的唯一渠道。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19 世纪 50 年代,荷兰政府停止向幕府提供荷兰传闻书,改为直接呈送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机关报爪哇新闻。为继续了解、掌握外国情报,幕府命专事西学研究、翻译工作的官方机构“洋书调所”将此译成日文印刷发行,自 1862 年起,以巴达维亚新闻的名字公开发行,因为是官办,所以冠以“ 官版 ”二字。除此之外,“洋书调所”的学者们还翻印英国人、美国人在中国发行的中外新闻六合丛谈香港新闻等中文报纸,以官版中外新闻官版六合丛谈官版香港新
24、闻的报名在日本江户等地发行。上述报纸,都是原样翻译或翻印的,报纸形式、印刷手段都很落后,有的甚至是手抄出版。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刊“官版”报纸问世之前,在横滨、神户、长崎等有治外法权的城市,就出现了由外国人经办的外文报纸。长崎航运及广告报是日本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此后,日本陆续出现十几种外文报纸。幕府官员令“洋书调所” 翻译这些外文报纸,于是出现了外文报纸的日译本(均为手抄报纸),最初只提供给幕府要员,后来读者范围有所扩大。继外文报纸和这些报纸的日译本之后,日本又出现了由外国人经办的日文报纸。主要有海外新闻万国新闻纸伦敦新闻纸各国新闻纸四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由美国领事馆副翻译官海科(美籍日本人)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新闻 传播 硕士 专业 基础 亚洲 非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