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三轮复习第3部分题型突破全辑题型5分析探究课件20190114277.ppt
《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三轮复习第3部分题型突破全辑题型5分析探究课件2019011427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中考历史决胜三轮复习第3部分题型突破全辑题型5分析探究课件20190114277.ppt(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命题特点】 探究类试题往往是通过提供历史材料或创设历史情境,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探究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映了当今新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要求。要解答好探究类试题,除了必须系统掌握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探究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热点,注重与重大时政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考查。,2贴近生活,关注对学生创新性和实践性能力的考查。通过各种形式和设置情境来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题型不拘一格,呈现出不同题型的互融性、灵活性、多样性,如把材料与填空结合、材料与
2、列举结合、图文材料与活动结合等。考查内容综合性强,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比较。,结合近几年探究类试题的特点,其命题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型:列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在最后一问,用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2图表型:给出几张照片、几幅漫画,或者一份表格,一组调查数据等,并配有相应的提示性文字。 3实践活动型:设计某一相关主题的手抄报、班会、专题栏目等形式,这种类型试题比较新颖独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又有很强的研究性和开放性。,4阐述见解型:给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要求学生多角度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 5小论文型:就某
3、个原则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正确的立场。,【解题方法】 第一步:审清题目,领会题意。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意,完整准确地把握好试题的要求。其次,要审明材料的观点。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命题人的意图往往是通过材料反映出来的,而设问与材料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根据材料来设问,根据材料来规定问题的指向和答题的具体要求。不管背景材料有多少个层次、设问指向有多少个角度、设问方式有多少花样,最终归结起来,都可以概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种情形。,第二步:回归课本,寻找结合点。探究性试题的题目及其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
4、,切忌脱离课本盲目判断、东拉西扯、高谈阔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领会课本知识点之间的结合点,体会总结创造性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第三步:注重发散思维,多种方法并用。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依据题目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发散性思维。如对于观点例证型试题应选择自己较熟悉的观点作答,必须有理有据;对于参与议论型试题一定要结合史实,将自己的感想、体会等写进去,但这些想法应是在历史知识基础上有感而发,不能空谈。运用发散思维,即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解释同一事物或现象,发散思维不是漫天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试题要求和论述的观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第四步:规范答题,力求完整。在找到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
5、路之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这既包括答案要书写整洁、语言流畅、要点清晰、合乎逻辑,还要包括答案的全面性,即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回答,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果答案涉及多个知识点,还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题型示例】 一、材料型 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列出一个或几个材料,材料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为问题的探究作好铺垫,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和历史感悟能力。,例16.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30年代
6、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世纪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写出前两次改革的名称,简述第三次改革在农村展开的主要形式。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举措或影响,阅读后回答:,材料一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30年代的美国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3)与时代潮流相随,在改革开放的40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既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国外称之为“中国模式”。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也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
7、”。据此,你认为国外对“中国模式”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认识或体会。(至少两点),解题思路:本题以“科学决策与改革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在历史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分析,既考查了学生对史实的归纳、整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又考查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 【答案】 (1)名称: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 (2)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政府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信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符合题意即可)变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8、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原因:立场、角度、视域等不同。 认识或体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决策,适时调整,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二、图表型 结合探究主题给出有关图片或表格,并配有相应的提示性文字,创设直观生动的问题情境,展开探究活动。 例17.(2018海南)40年前,中国共产党以前无古人的气魄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40年众志成城,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明确航向】(1)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
9、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图一,【惠及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3)上述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通过图表材料,考查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的建设成就,注重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阅读图表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感悟能力。,【答案】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国内生产总值飞速增长;国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如答案只写“增长”“提高”一类的词,而没有写出“高速”“大幅度”等相关形容词的,只能每点得1分) (3)变化:人们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或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中考 历史 决胜 三轮 复习 部分 题型 突破 分析 探究 课件 20190114277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