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190220187.doc
《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19022018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含解析20190220187.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古诗词鉴赏长沙10 (一)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折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释】选自全唐诗 , “折杨柳” ,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曲尘丝:至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1)全诗写了哪些景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此诗写折柳惜别的情景前二句用比喻道出杨柳枝的色泽,点明送别时间,表明不舍之情;后二句以春风喻指送行人的情意,含蓄地表达了行者与送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全诗意境优美 ,措辞婉曲,隐别意于杨柳枝之中,
2、别有一番韵味【解答】 (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程度,同时还要分析诗歌的情感 “意象”就是诗歌用来表达情感的一些物象,常见的有景物、人物等等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这首诗要注意找到里面涉及的事物, “水” “杨柳” “马” “春风”等都是意象这是一首送别诗,主要表达了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题目已经指明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要注意找到什么地方体现了这两种修辞手法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
3、作春风,这是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生动贴切,新颖别致答案:(1)本诗用了“水” “杨柳” “马” “春风”等意象,主要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2)拟人;春风最爱惜杨柳,殷勤地把它放在手中吹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人- 2 -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拂柳的情境,暗含惜别之情比喻:诗人用折下的柳枝自喻,并且将送行者比作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折柳的情态,表达出诗人难舍难分的情意郴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今
4、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白居易(乐天) ,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振作 。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考点】EB:咏志诗【分析】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解答】1)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
5、正确理解其意思,把握写作背景,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长”是“振作”的意思2)本题是对写作手法的考查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
6、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秘康的旧- 3 -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 显然,此典是表达对故去的老友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百年答案:1)白居易(乐天) 、振作2)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
7、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衡阳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4 分)渡荆门送别李白 (唐代)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 分)(2)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答案】(1) “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对偶。气势磅礴。娄底市(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8、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答: 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答: 诗人以“沉舟” 、 “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 、 “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
9、济的颓唐落寞之感 。【考点】ED:哲理诗【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解答】 (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和诗歌主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要在理解诗句含义的
10、基础上体会诗句中蕴含的哲理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从情感角度看,颈联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 ,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从哲理角度来看,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诗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以“沉舟” 、 “病树”自比,
11、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 、 “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诗人借助景物,阐明事理,很含蓄地回答了白居易诗中对他遭受过多的挫折、满朝冠盖、斯人憔悴的同情,转而宽解对方,希望他能以平淡之心来看待世事变迁与宦海沉浮- 5 -答案:(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诗人以“沉舟” 、 “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 、 “万木春”比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10 2017 年中 语文试卷 考点 汇编 古诗词 鉴赏 解析 2019022018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