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0 分) 1.下列词语中 划线 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戏 谑 ( xu) 妖 娆 ( ro) 分道扬 镳 ( bio) B.栖 息( q) 阔 绰 ( chu) 呱 呱坠地( gu) C.镂 空( lu) 悚 然( sng) 言简意 赅 ( gi) D.烙 印( lo) 阴 霾 ( mi) 毋 庸赘言( w) 解析: B 呱呱坠地的“呱”读 g。 C 项镂空的“镂”字读“ lu” 。 D、毋庸赘言的毋字读“ w”。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2 分) A.嘹亮 笙萧 肆无忌
2、惮 坦荡如砥 B.孤僻 辍泣 流连忘返 首当其冲 C.濡湿 涸辙 义愤填膺 寥寥可数 D.谛听 琐屑 水泻不通 悬崖绝壁 解析: A 笙萧的萧应是“箫”。 B“辍泣”应是“啜泣”。 D“水泻不通”应是“水泄不通”。 答案: C 3.下列句子中 划线 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在研制青蒿素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与者,屠呦呦是立下了 汗马功劳 的。 B.“六一”儿童节那天,志愿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共享 天伦之乐 。 C.省首批“产镇融合示范镇”共有 13 个乡镇入选,我市桥头河镇一路 过关斩将 ,以“蔬菜小镇”冠名上榜。 D.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
3、浮想联翩 ,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解析:“天伦之乐”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之间的乐趣。现泛指家庭的乐趣。用在这里来形容志愿者与孤儿院的孩子们的关系不当。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 18 公里左右。 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 15 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 D.为实施“天蓝”“地绿”“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娄底市积极推进涟水河、孙水河综合治理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鉴别能力
4、。 A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B“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C“避免不再发生”指的是“一定让它发生”属双重否定使用不当。 答案: D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郭沫若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 B.宋朝词人范仲淹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融梦幻与真实、历史与现实为一体,构成了气度恢弘、格调雄奇的意境。 C.朝花夕拾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优美的散文珍品,出自这部散文集中的篇 目有阿长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D.水浒传写的是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聚义梁山水泊、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
5、反起义的故事。 解析:本题考我们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是李清照不是范仲淹。 答案: B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偶) B.秾丽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献媚的百灵鸟向它歌唱。(拟人) C.在乌黑的无边夜空中,李煜所见之月,如钩,尖锐的钩,勾人心魄。(比喻) D.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反问)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这句是设问不是反问。 答案: D 7.古诗词默
6、写 。 ( 10 分) _,不亦君子乎?(论语六则) 黑云压城城欲摧, _。 (李贺雁门太守行) 知不足, _。知困, _。(教学相长) 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_, _。 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_,_。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平时积累,别写错别字。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 甲光向日金鳞开 然后能自反也 然后能自强也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8.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 , 回答问题 。 ( 2 分) 香港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制药、医疗、金融、房地产为一体的
7、多元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国保健行业的常青树,金日集团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多次蝉联消费者首选品牌。有记者质询金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质量立业的信息时,公司创始人李仲树先生回答说:“纸扎的花骗不了蜜蜂。” 李仲树先生的言外之意是: _ 解析:这句话来自于歇后语“纸扎的鲜花 再像骗不了蜜蜂”。比喻假的 东西不能蒙混过关。 答案 :做事业,做产品都靠的是货真价实,诚信经营,从不夸大产品功能。 9.按要求作答。( 6 分) 20 国集团( 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 1999 年 9 月 25 日由八国集团( G8)的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 12 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8、2016 年 G20 峰会将于 9 月 4 5 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下图是 G20 峰会的徽标,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 问 题 。 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 并说说该徽标的寓意。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图文标志题应先明确该标志使用的场合。再认真观察标志的组成部分,分析该标志使用场所的主题。 答案: 构图要素: 2016 年 G20 峰会会标图案,用 20 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 G20、 2016、 CHINA 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 寓意:桥梁寓意着 G20 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 G
9、20 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 CHINA 相呼应。 二、阅读。 ( 60 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17 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
10、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 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肉食者 /谋之 B.惟长 /堤一痕 C.是 /非木柿 D.夫 /大国难测也 解析:“长堤”是一个词,不应分开 。 答案: B 11.下列句子中 划线 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小大之 狱 (案件) B.卒 逢暴雨(通“猝”突然) C.公将鼓 之 (代词、那件事) D.可 以 一战(介
11、词,凭借) 解析:“公将鼓之”的“之”字不解释为代词,那件事,而应是音节助词,不译 。 答案: C 12.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2 分) A.选文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战前、战中、战后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其中略写战前鲁国的政治准备。 B.“忠之属也,可以现一战”这话告诉我们:在曹刿看来,忠诚尽责的人,才可以获得民心,获得民心,是取得战胜齐军的政治保证。 C.从写法上说,选文第一段主要记述了庄公和曹刿的对话,叙述议论都有,曹刿的“战则请从”起了结束上段,开 启下文的作用。 D.选文第三段中,通过庄公问曹刿“不可”“可矣”的道理和曹刿的“盈竭之论”“大小之论”“真假之论”,揭示了
12、曹刿的战略思想和军事见解。 解析:应是详写战前,略写战中,战后。本题考查我们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 答案: A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大意 。 ( 6 分) (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词与的翻译 。 答案: ( 1)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 2)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14.请你说说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的远谋表理在哪些地方。( 5 分) 解析:
13、根据文章内容,通过分析战前、战中、战后的肉食者和曹刿的不同表现来做答 。 答案:“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 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臣子,神、而不是百姓。( 2)战斗中,“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充分暴露了鲁庄公未察敌情,贸然进军、不懂军事。( 3)战后,“既克,公问其故”战胜了还不知什么原因,再次暴露“鄙”。 曹刿的“远 谋”表现在:( 1)战前三问。说明他明白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有远见。( 2)战中能掌握将士心理,能观察敌情,把握战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8 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
14、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4 分) 解析: 这种题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主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有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本题中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之景物,通过“直”“圆”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 答案: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 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15、 16.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 4 分) 解析:这是道理解古诗中心的 题。古诗中心通常在最后两句中可以看出,古诗中的关键语言,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 9 分)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大地獭、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虽然没有准确的
16、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 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 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 1.2 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 120 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如果说和硫酸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 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即使有了洋流也还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湖南省 娄底市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