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含解析).doc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天津市耀华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这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 。这句话最能说明A.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B. 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美国排斥中国政策的破产D.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通过毛泽东幽默的语言充分说明,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
2、越重要。2.据国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这种现象给当时生产方式带来的变化是A. 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B. 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D. 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私田开垦的规模扩大主要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善,即铁农具的使用,与题干中“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不符,故 A 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以“铁犁牛耕”为特点的精耕细作模式的初步形成阶段, “精耕细作的程度提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B 错误;由题干中“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可知,宗庙祭祀的祭品(这里指牛)现在作为田间的畜力,这说明牛耕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
3、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是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符合题意,故 C正确;土地国有制转变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与设问“生产方式”不符,故2D 错误。3.19 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 。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A. 公共设施尚不完善B. 人民素质有待提高C.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D. 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答案】D【解析】从“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
4、界,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实行了人们发财致富的梦想。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油腻的阴沟、人性在这里最粗野;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等信息可知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对殖民地的掠夺等一系列问题。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D 项表述最为全面,故 D 正确;其他三项均不全面,排除。【名师点睛】4.“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的方向和道路。 ”这表明资政新篇A. 是先进中国人顺应近代化的救国方略B. 是农民
5、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C. 是近代中国唯一而又正确的救国纲领D. 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先进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个顺应近代化的挽救太平天国的救国方略,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是农民阶级3反封建反侵略的必然产物,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近代中国正确的救国纲领不仅仅包括资政新篇 ,还有很多正确的救国纲领,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由于时局的问题,资政新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更没有促使农民阶级摆脱了封建思想的羁绊,选项D 不符合
6、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名师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5.近代民族工业是中国社会未曾有过的新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与近代化进程。下列不能论证该观点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维新变法运动C. 辛亥革命D. 资产阶级的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开展的斗争,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7、无关,A 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 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推动资产阶级的产生;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开展的斗争,包括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故排除 B、C、D 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无” “没有” “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6.2014 年 3 月,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时说:当前,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和挑
8、战增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促进全球经济沿着强劲、可持续和平衡的方向发展。据材料判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A. 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4B. 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C. 为困难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D. 为成员国的发展提供长期贷款【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国际金融体系”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故答案为 B 项。A、C 项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但材料没有反映,均排除;为成员国的发展提供长期贷款的是世界银行,排除 D
9、 项。7.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改革完成后,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A. 行政权B. 立法权C. 司法权D. 外交权【答案】B【解析】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是资产阶级掌握议会即控制立法权而非行政权、司法权、外交权等,所以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 B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核心是资产阶级掌握了立法权。8.“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诸民年及课(达到缴税年龄)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年老不再缴税或死亡)则还田。 ”这段史料反映的是A. 井田制B.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C. 均田制D. 土地兼并
10、【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来看,材料反映的是北魏的均田制。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5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还给官府。故答案为 C 项。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奴隶在井田上集体劳作,排除 A 项;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土地由农民私有,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土地兼并现象,排除 D 项。【点睛】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该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北魏初年,在宗主督护制下,官府对辖区内的户籍、田数都无从掌握,徭役、赋税也无从征调。均田制的实
11、施,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材料说明秦始皇A. 赞同分封制,反对郡县制B. 赞同分封制,赞同郡县制C. 反对分封制,赞同郡县制D. 反对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表明秦始皇认为分封诸候国就是树立敌对势力,要想达到安宁,那就难了,因此为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故答案为 C 项。秦始皇反
12、对分封制,赞同郡县制,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A、B、D 项。【点睛】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对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地方权力的大小。具体表现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分封的诸候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候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是地方行政单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10.“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 ,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其中“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
13、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产生的历史根源是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6C.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这个伟大的民族有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指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因此 A 选项不合题意,与性格无关;德国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因此 B 选项不合符德国史实;由“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联系已学史实可判断“狂人”指的是希特勒,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因此 C 符合题意;而在希特勒之
14、前已经有过魏玛共和国宪法 ,因此 D 选项不合史实。故选 C 选项。11.罗斯福新政为应对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美国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就业B. 恢复银行信用C. 防止盲目竞争D. 刺激出口【答案】B【解析】【详解】成立“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属于整顿金融业的措施,其目的是恢复银行信用。故答案为 B 项。增加就业是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排除 A 项;防止盲目竞争是通过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排除 C 项;刺激出口是通过美元贬值,排除 D 项。12.1905 年 6 月 16 日,天津大公报一则名为“活动电光
15、影戏出售“的广告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并影片六十余套,其景致异常可观。“这是“电影“一词的首次使用。1909 年 2 月 12 日,该报又发消息称:“本埠电影翻新,南市富贵茶园内演各种电影五花八门,见者无不击掌称赞。“上述材料说明A. 1905 年电影诞生B. 1909 年中国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C. 电影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娱乐方式D. 当时中国放映的全部是外国影片7【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南市富贵茶园内演各种电影五花八门,见者无不击掌称赞”来看,说明电影已逐渐成为中国人的娱乐方式。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不是反映中国电影诞生,排除 A 项;中国开始拍摄自己的电影是在
16、 1905 年,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影片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排除 D 项。13.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 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 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D. 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据材料“要实现统一我们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方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邓小平主张统一后两党继续合作
17、,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双方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身份会谈,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应该服从中央的管辖,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14.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A. 形成“中朝”的决策机构B. 分割宰相权力C. 削弱地方权力D. 以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是汉朝,排除 A。唐朝通过设立三省六部制分割宰相权力,宋朝通过设置三司使、枢密使、参知政事来分割相权,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8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都有分割宰相权力,B 正确。本题所述在于改
18、革中央官制,而非地方,排除 C。宋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门下,排除 D。15.学者刘迎秋在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战略思路中写道:“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我国年度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主要得益于A.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决策B.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C.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答案】A【解析】【详解】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开始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
19、路。故答案为 A 项。B、D 项分别是中国经济总量增加的外部与内部有利因素,但都不是最主要的,排除;C 项发生于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计划经济体制后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排除。【点睛】改革开放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最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16.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的是A. 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B.
20、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 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D. 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答案】C【解析】新经济政策不能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C 选项符合题意,故选 C;新经济政策克服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所以“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A 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A;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9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 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经济政策使人民生活的到改善,得到人民支持,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这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D 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17.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双方和解最重要的基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华中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练习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