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课改地区专用2018_2019新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课时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20190111110.doc
《非课改地区专用2018_2019新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课时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201901111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课改地区专用2018_2019新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课时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讲义新人教版必修220190111110.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学习目标 要点晨背1.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准确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重点难点)3.分析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重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治权。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学新知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
2、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小提示:民族区域自治是自治机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础上,行使自治权。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小提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练疑难1.判一判:(1)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2)民族自治等于完全自治。( )(3)民族自治地区指少数民族地区。( )(4)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独立立法权。( )(5)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想一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辨一辨:民族区域自治和特别
4、行政区的自治权相同吗?4.填一填:(1)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_原则的要求。(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是使_当家作主,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练疑难】 1.提示:(1) (2) (3) (4) (5)2.提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理论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3.提示:不相同。民族区域自治是“一定”自治,特别行政区是“高度”自治。但是,必须清楚, “一定”自治也罢, “高度”自治也罢,都不是“完全”自治;自治不是“独立” ,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
5、国家主权。4.提示:(1)依法治国 (2)少数民族人民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目前,我国共有 156个自治地方,具体有 5个自治区、30 个自治州、121 个自治县(包括 3个自治旗),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64%左右。此外,我国还有 1 272个民族自治乡,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它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权形式。问题探究(1)我国存在民族自治地方,表明我国实行什么自治制度?(2)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提示:(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6、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2)目的是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名师点拨1.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内容 注意点自治地方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不包括民族乡自治地方一方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另一方面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自治权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自治权包括立法自治权
7、、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等2.Error!Error!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例 1 (2016新课标卷)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4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 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 5个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 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A. B. C. D.解析 培养双语法官有利于保障少数民
8、族地区公民的合法权利,促进民族沟通和团结,符合题意。法院并非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错误;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邓小平说:“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 ”问题探究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比较好,好在哪里?提示:好在从我国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因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9、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名师点拨1.我国民族关系、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关系(1)区别: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联系:民族关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民族政策的客观基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与民族政策又是发展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保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一致的,前者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总的指导思想,后者则是总的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和落实。2.民族区域
10、自治制度与国家长治久安(1)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2)道路自信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5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例 2 201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3周年。1954 年,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 年, 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建设新阶段。推
11、进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确立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 提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A. B. C. D.解析 说法错误,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是更好地保障和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不是“确立” ,故排除;说法错误,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故排除。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C。答案 C民族区域自治辉煌 70年信息提取 连线 信息解读信息信息2017 年 8月 8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这里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光辉起点70 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走
12、上一条亘古未有的发展道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开启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70 年来,自治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和少数民族的特有权益。去年 11月,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颁布实施,民族教育得到优先重点发展。至今,内蒙古自治区已制定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蒙中医药条例、草原管理条例等 500多件地方法规、意见,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达 6.8万人,占全区总数的 33%,各级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信息(1) (2) (3) (4) (5)(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各族人民
13、都是国家的主人。(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6信息信息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去年,全区 GDP接近 1.9万亿元,比 1947年增长 642倍,已跻身全国中等行列,人均值跃居全国第六位 。团结融于血脉,盛开和谐之花,70 年来,自治区高举团结进步旗帜,各民族相互包容、欣赏和守望相助的理念,已经融入血脉 。伟大的创举,成功的实践!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充分验证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信息(6)(5)民族区域自
14、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 【跟踪训练】1.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周年。70 年来,内蒙古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7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93万亿元,位居西部省区前列。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铁路、公路、航空、市政、水利、能源、信息通信等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日益健全。这一成就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民族经济B.我国解决了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D.坚持民族平
15、等,消除民族差别,促进了民族融合解析 内蒙古自治区 70年的发展成就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C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A 错误。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尚未解决,B不符合实际。消除民族差别是错误的,D 不选。答案 C2.2017年 11月 1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自治区第十三届人代会代表名额的决定,要求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 39%左右。蒙古族的代表名额不得超过代表总名额的 30%,人口特少的聚居少数民族,至少应有 1名代表。这表明(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为民族自治机
16、关,决定自治区的各项事务 我国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参与管理本行政区域事务的权利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7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A. B. C. D.解析 各民族都有人大代表体现了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正确。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发布下一届人代会代表名额的决定,行使了自治权,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不是根本制度,错误。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重大事务,不是各项事务,错误。答案 D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下列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B.湖北省鹤峰
17、县铁炉白族乡人民政府C.西藏自治区人民法院D.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解析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由此可见,D 项符合题意。民族自治并不是高度自治,舍去 A;民族乡不是民族自治地方,舍去 B;民族自治地方的审判机关不是自治机关,故 C项表述错误,舍去。答案 D2.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共同行使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少数民族都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课改 地区 专用 2018 _2019 高中政治 第三 单元 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 课时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适合 国情 基本 政治制度 讲义 新人 必修 220190111110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