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
《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专版山东省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一二章课件2019010739.pptx(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第一、二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光,温度,捕食,共生,斗争,提示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如影响某一株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它周围的杂草、农业害虫、鼠类等,还有它周围的其他小麦植株。 判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方法:判断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主要去寻找该地方(时间)所处的这种生物与别的地方(时间)所处的这种生物不同的环境条件就可以。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不同的环境条件就是“海拔高度”,而“海拔高度”引起的不同就是温度的不同,所以是温度影响生物。沙漠上多是不毛
2、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这种分布主要受水分的影响。再如,南北方的差异,主要受温度的影响;白天黑夜的差异主要受光照的影响等。 生物间关系的判断 区分种内斗争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关系;种间竞争是指两种生物间的斗争关系。 区分共生与寄生:共生对共同生活的两种生物彼此有利;寄生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二、生物适应环境和环境影响生物 1生物适应环境,2.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即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导致生物的进化还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生物离不开环境;另
3、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不断地改变着环境的存在状况,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变化。,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成分,生物,环境,生物圈,光、空气、 水和土壤,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费者,分解者,提示植物生产者:菟丝子属于植物,营寄生生活,是消费者。 动物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细菌分解者: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成分外,可以没有消费者,但必须要有生产者和分解者。,考点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食物关系,二、食物网
4、 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 ,也可能被 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的渠道。 4特点: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 。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三、生物富集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 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的现象。 2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毒物质的关系,食物链,多种植物,多种肉食性动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复杂,营养级,食物链,最多,越来
5、越少,最少,最多,越来越少,最少,最少,越来越多,最多,考点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传递渠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 ,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 2营养级: 上的每一个环节。 连一连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之间的关系,提示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太阳能,食物链,3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 、 和 的过程。 (2)能量来源与去路 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 ;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 。 能量去向:自身 ;流入 ; 被 分解利用。 (3)能量流动的特点 a :能量流动沿食物链进行,食物链是单向的。 b
6、 :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传递效率只有 。 4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 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输入,传递,散失,太阳能,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20%,能量流动,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 、 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碳循环过程图,图示解读: 1碳循环及存在形式 (1)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2
7、)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的形式传递。 (3)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 的形式循环。,生产者,消费者,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含碳有机物,二氧化碳,2碳出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 作用。 (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21 ;分解者的22 (实质是呼吸作用)化学燃料的23 。 3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的24 含量逐渐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导致25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2)往复循
8、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3物质循环的意义:26 和27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光合,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二氧化碳,气温升高,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提示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归纳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区别与联系,提示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越是食物链的后端,生物数量越少,贮存的能量也越少,形成生物数量金字塔,但数量金字塔也会出现倒置,如一棵树上生活着几
9、百只毛毛虫。 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最终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每一个生物体内的碳元素最终都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绿色水库,海洋,农作物,人类,1调节方式: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是 。这种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中的 、 和分解者之间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2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 。 (2)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有 。如果外来干扰因素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3启发:发展经济,应该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自我调节能力
10、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 4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对于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尽量不干扰破坏它;对于人工生态系统来说,可以通过增加生物的种类增强其稳定性。,考点 生态系统的类型,自我调节,生产者,消费者,结构特点,越大,一定的限度,重点 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方法,一、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依赖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环境得到物质和能量,生物离不开环境。 2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生活方式上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变化,从而达到与所生存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3环境影响生物: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即环境的变化不仅会导致生物的进化还
11、可能会导致某些生物的灭绝。 二、掌握判断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方法 1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判断:生物影响环境还是环境影响生物,可以用“因为所以”造句,看前因后果,如果是生物引起了环境的改变,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如果是环境引起了生物的改变,则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1)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产生了变化环境影响生物。 (2)因为生物的某些活动,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物影响环境。 (3)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特性或生活方式上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现象生物适应环境。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的判断:一般给出的环境比较特殊,其他生物都不能生存,而且对环境作出一定的改变。,例12018聊城中考现实中有许多实例
12、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D,分析: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适应炎热的环境;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了( ) A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A,分析: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草盛豆苗稀,体现了体现
13、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22018德州中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 B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 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C,分析:植被密布的山中空气清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高原、高山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组织细胞缺氧,释放的能量减少出现高原反应。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浮水植物下表皮接触水面,不利于透气,属于生物适应环境;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严重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重点 辨析食物链与食物网,一、书写食物链应注意的问题 1完整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滨州 专版 山东省 2019 年中 生物 复习 第六 单元 环境 一二 课件 2019010739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