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中考化学决胜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探究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
《安徽省2019中考化学决胜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探究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中考化学决胜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探究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探究,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安徽中考20142018 考情分析,基础知识梳理,中考真题汇编,安徽中考20142018 考情分析,纵观近5年安徽中考试题,本单元内容在试卷中的分值比例不是很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各考点相对独立,综合性的题目少,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吸收二氧化碳)、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等,主要以选择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2分左右。 预计在2019年安徽中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将会以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为载体,考查学生不熟悉物质的性质,即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来解决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仍是重点;,注重
2、探究,在实验设计,方法优化,假设和验证等方面会有所创新;注重应用,由于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本知识点还可以结合全球变暖、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综合考查。,基础知识梳理,考点一 碳的单质 几种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无色,正八面体,灰黑,细磷片,金属,硬度大,质软,导电性好,碳原子,稳定,红,浑浊,考点二 碳的氧化物 CO与CO2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无,无,小,难,无,无,大,可,干冰,CO2H2O=H2CO3,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温室效应,考点三
3、 二氧化碳的制取 1实验室制法 (1)药品:_。 (2)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制取二氧化碳,一般采用下面两种装置,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_,_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用_法。,大理石与稀盐酸(石灰石与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大,可,向上排空气,(4)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_说明集满。 (5)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工业制法:工业上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熄灭,考点四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及温室效应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任何动植
4、物的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_则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2温室效应 (1)概念:大气中的_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2)危害:全球气温_,两极冰川_,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减少使用_等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如_、地热能等;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光合作用,二氧化碳,上升,融化,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考点一 碳的单质 【例1】 (2018兰州)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 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5、C60有稳定结构,不能燃烧 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解析】 本题考查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故A正确;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故B正确;CC60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C错误;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故D正确。 【答案】 C,考点二 碳的氧化物 【例2】 (2018广西)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
6、化,【解析】 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状的固体,不具有吸附性,故A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也不支持燃烧,故B错误;C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C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 【答案】 D,考法三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例3】 (2018潍坊)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7、,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解析】 图一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 【答案】 A,考点四 二氧化碳的制取 【例4】 (2018聊城)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的名称是_。 (2)组装好装置A 后,必须首先_。 (3)若A 与C
8、连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_法收集该气体。 (4)若A 与B连接,则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解析】 (1)仪器是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A中制取的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答案】 (1)分液漏斗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中考 化学 决胜 复习 第一 部分 考点 探究 单元 氧化物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