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5“一器多用”的考查必刷题.doc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5“一器多用”的考查必刷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85“一器多用”的考查必刷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考点八十五 “一器多用”的考查1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C 氯化铝溶液 浓氢氧化钠溶液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答案】D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必要时可加热)选项实验目的 甲 乙 丙A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硫酸 碳粉 溴水B 验证 Cl2无漂白性 浓盐酸 MnO2 干燥的红色布条C 验证 NH3溶于水显碱性 浓氨水碱石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D比
2、较 H2CO3和 H2SiO3的酸性硼酸溶液碳酸钠硅酸钠溶液- 2 -【答案】A【解析】A、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碳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从而得到证明,选项 A 正确;B、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带有水蒸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不能检验氯气是否有漂白性,选项 B 错误;C、产生的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才是检验的现象,选项 C 错误;D、硼酸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使碳酸钠产生二氧化碳,选项 D错误。答案选 A。3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结论A 浓氯水 NaBr
3、淀粉 KI溶液氧化性:Cl 2Br2I2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Br2的苯溶液铁屑AgNO3溶液苯与溴单质在铁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D 硝酸Na2SO3KMnO4溶液SO2能使 KMnO4溶液褪色【答案】B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3 -【答案】B【解析】A、氯气和溴化钠反应生成溴,生成的溴以及挥发出的氯气都能与碘化钾反应,因此不能验证溴和碘的氧化性强弱,A 错误;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炭化,同时浓硫酸还具有氧化性,能把蔗糖氧化生成 SO2,SO 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实验方案正确,B正确;C、溴易挥发,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
4、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因此不能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C 错误;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钠氧化生成硫酸钠,不会产生 SO2,D 错误,答案选 B。5用下图装置制备、净化、收集下表中的四种气体(a、b、c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其中可行的是选项 气体 a b cA NO2 浓硝酸 铜片 NaOH 溶液B H2 稀硫酸 锌片 浓硫酸C NH3 浓氨水 生石灰 碱石灰D O2 双氧水 MnO2粉末 浓硫酸- 4 -【答案】D6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和结论合理的是选项 中物质 中的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和结论A 浓盐酸 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证明 HC1
5、具有还原性和酸性B 草酸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逐渐褪色,证明草酸具有还原性C硫酸铝饱和溶液碳酸钠饱和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证明两者相互促进水解D 蒸馏水 过氧化钠粉末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滴加酚酞溶液后变红,说明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答案】B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实验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23用下图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5 -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A 稀盐酸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C 草酸溶液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溶液逐渐褪色D 液溴 苯 生成白雾【答案】C【解析】A、因为氢氧化钠的碱性强
6、于碳酸钠,因此滴加盐酸,盐酸先于 NaOH 反应,NaOHHCl=NaClH 2O,然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HCl=NaClNaHCO 3,NaHCO 3HCl=NaClCO 2H 2O,反应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泡,故 A 错误;B、铝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铝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因此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故 B 错误;C、发生5H2C2O42MnO 4 6H =2Mn2 10CO 28H 2O,紫色褪去,故 C 正确;D、没有加催化剂,因此两者不反应,故 D 错误。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以用 pH 试纸测定饱和氯水的 pHB. 用 50mL 量筒能够量取 8.
7、5mL0.1 molL-1盐酸C. 用图 1 所示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实验室用图 2 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 NO2- 6 -【答案】C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中溶液滴入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 中物质 中物质 预测中的现象A 浓盐酸 MnO2 产生黄绿色气体B 浓硝酸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产生红棕色气体C 酸化的 FeCl2溶液 H2O2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有气泡产生D Fe2(SO4)3溶液 铜粉溶液变蓝色、有黑色固体产生【答案】C- 7 -10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试剂 a 试剂 b 试剂 c 实验目的A 亚硫酸钠 稀硫酸 品红溶液 验证亚硫酸钠变质B 大
8、理石 浓硝酸 硅酸钠溶液 验证酸性:HNO 3H2CO3H2SiO3C 蔗糖 浓硫酸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验证蔗糖与浓硫酸生成 SO2D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NH3H2O 是弱碱【答案】C【解析】A、Na 2SO3H 2SO4=Na2SO4SO 2H 2O,SO 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无法证明亚硫酸钠被氧化,故 A 错误;B、硝酸具有挥发性,能对碳酸与硅酸酸性的比较产生干扰,因此无法完成实验,故 B 错误;C、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使蔗糖碳化,然后碳与浓硫酸反应产生 CO2和 SO2,SO 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够完成实验,故 C 正确;D、只能说明NH3H2O 不稳定,受热易
9、分解,以及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能说明 NH3H2O 是弱碱,故D 错误。11下列选项中的气体能用如图装置制备,且所选试剂、干燥剂均正确的是气体 所用试剂 干燥剂 装置(可加热)A O2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无水氯化钙B NH3 浓氨水和生石灰 碱石灰C H2 稀硝酸和锌粒 浓硫酸D SO2 浓盐酸和亚硫酸钠 碱石灰【答案】B- 8 -12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必要时可加热) ,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溶液 固体 溶液 实验结论A 稀硫酸 Na2CO3 Na2SiO3 非金属性:CSiB 浓盐酸 KMnO4 Na2S 氧化性:Cl 2SC 盐酸 CaCO3 NaAlO2 CO2能与 AlO2-
10、反应D 稀硫酸 Na2CO3 CaCl2 CO2不与氯化钙反应【答案】C【解析】A、硫酸的酸性比碳酸酸性强,烧瓶中产生气泡,即为 CO2,试管中出现胶状沉淀,说明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即 C 的非金属性强于 Si,能完成实验目的,故 A 说法正确;B、高锰酸钾溶液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利用置换反应,即 Cl2的氧化性强于 S,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B 说法正确;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 CO2,盐酸具有挥发性,产生的 CO2中混有 HCl,对后续实验产生干扰,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故 C 说法错误;D、烧瓶中产生 CO2,CO 2气体
11、通入到试管中,CaCl 2溶液不变浑浊,说明 CO2不与 CaCl2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故 D 说法正确。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A 稀盐酸 CaCO3 Na2SiO3溶液 非金属性:ClCSiB 浓硫酸 蔗糖 Ba(NO3)2溶液 验证 SO2与可溶性钡盐可生成白色沉淀- 9 -C 浓氨水 生石灰 酚酞溶液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D 浓硝酸 Fe NaOH 溶液 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 NO2【答案】C14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A稀硫酸Na2SAgNO3与 AgCl 的溶液Ksp(Ag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考点 85 多用 考查 必刷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