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武冈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是( )A. 被玻璃割伤手,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片,再用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B. 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扑灭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的稀盐酸D. 浓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答案】A【解析】A、被玻璃割伤手,应先取出伤口里的碎玻璃,再用过氧化氢擦洗,然后敷药包扎,故 A 正确;B、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应立即用湿布覆盖,故 B 错误;C、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
2、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 3%的硼酸,故 C 错误;D、浓酸对皮肤有腐蚀性,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用较多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 D 错误。2. 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漏斗是用来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蒸馏烧瓶是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蒸发皿是分离溶质和溶剂的仪器。所以选 B。考点:物质分离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名师点睛】常见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固+液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不断搅拌;最后用余热加热;液体不超过容积NaCl(H2O)-
3、 2 -结晶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2/3 NaCl(KNO3)固+固升华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酒精灯 I2(NaCl)固+液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一贴、二低、三靠;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要“无损”NaCl(CaCO3)Fe 粉(A1 粉)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从溴水中提取Br2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先查漏;对萃取剂的要求;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馏分离 沸点不同混合溶液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加碎瓷片乙醇和水、I2和 CCl4渗析分
4、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 NaCl液+液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 3 -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硬脂酸钠和甘油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CO2(HCl)、CO (CO2)气+气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 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3.最近湖南都市台报道,长沙市周边农田由于焚烧稻草导致烟雾弥漫,致使高速公路限行,航班停飞。烟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D. 胶体【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分散系的概念,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析。【详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
5、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烟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 D。4.“靑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以此获取靑蒿素用到的分离方法是A. 过滤 B. 蒸馏 C. 蒸发 D. 分液【答案】A【解析】根据“靑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可判断以此获取靑蒿素用到的分离方法是过滤,答案选 A。5.胶体分散系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差别是A.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B. 分散质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C. 是否稳定 D. 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答案】B【解析】- 4 -【详解】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介于 1100nm 之间,丁达尔效应是我们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故 B
6、 正确。故选 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11.2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B. 将 80 g NaOH 溶于 1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C. 标准状况下,18g H 2O 的体积是 22.4LD. 标准状况下,20mL NH 3与 60mL 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1: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质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能掌握 4 个公式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这种类型题。【详解】A. 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确定,无法计算,故 A 错误;B. 80 克 NaOH 溶于 1L 水中,形成的溶液的体积一定大于
7、1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比2mol/L 小,故 B 错误;C. 标准状况下,H 2O 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C 错误;D.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涉及到气体体积的时候,应该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明确温度和压强相同时,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7.若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 OH 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B. 含 0.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 0.01NAC. 常温常压下,NO 2和 N2O4的混合物 23g 中含有 NA个氧原
8、子D.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酒精)中含有 NA个乙醇分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目、气体摩尔体积、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5 -【详解】A.1 个 OH-含有 10 个电子,故 1mol OH 含有 10mol 电子,即电子数为 10NA个,故A 错误;B. 一个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形成的胶粒的个数小于 0.01NA个,故 B 错误;C. NO2与 N2O4的最简式均为 NO2,故 23g 混合物中含有的 N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则含 NA个氧原子,故 C 正确;D. 标准状况下,乙醇(酒精)是液态,故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9、物质的量,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某物质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乘以原子下角标系数,例如:0.5mol NO2含有 1mol 氧原子。8.用 NaCl 固体配制 0.1mo/L 的 NaCl 溶液 1000mL,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A. 将 5.85gNaCl 固体溶于 IL 水中可配成 0.1mol/L 的 NaCl 溶液B. 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稀释到刻度线D. 称量时,将固体 NaCl 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操作及注意
10、事项分析。【详解】A5.85gNaCl 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0.1molNaCl 溶于 1 L 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 1L,配制的溶液浓度不是 0.1 molL-1,故 A 错误;B由于定容时还需要加入蒸馏水,所以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不影响配制结果,故 B 正确;C转移溶液后,先直接加水至容量瓶刻度线 1-2cm,然后改用胶头滴管进行定容,不能直接加水稀释到刻度线,故 C 错误;D称量时,不能将固体 NaCl 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否则会腐蚀托盘天平的托盘,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容量瓶中可以有水,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
11、。- 6 -9.能用 H OH H 2O 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 B. Ba(OH) 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 D. 氢氧化钠和稀醋酸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条件分析。【详解】A.氢氧化镁是难溶性物质,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成离子形式,故 A 错误;B. Ba(OH) 2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会生成难溶性的 BaSO4,故离子反应方程式:Ba 2+ 2OH +2H SO 42-BaSO 4+2H2O,故 B 错误;C. 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实质就是溶液中的 OH-和 H+反应生成水,故 C 正确;D. 稀醋酸是弱酸,在水溶
12、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在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过程中,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 ,难溶性物质(如,CaCO 3等) ,易挥发性物质(如,气体) ,不能拆开。10.同温同压下,11.5 g 气体 A 所占的体积和 8g O2 所占的体积相同,则气体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46 B. 28 C. 44 D. 6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8g O 2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即11.5gA 气体的物质的量亦为 0.25mol,气体 A 的摩
13、尔质量为: =46g/mol,故气体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故选 A。【点睛】同温同压下, ,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数之比。- 7 -11.配制 250mL 一定浓度的 NaOH 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 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 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C. 带游码的天平称 24g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D. 所用 NaOH 已经潮解【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误差分析;【详解】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会有一部分溶质没有转移到容量瓶中。若直接定容,则溶质的物质的量减
14、少,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 A 错误;B.若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偏小,由于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所以溶液的浓度就偏大。故 B 正确;C. 将砝码放在左盘,被称量物放在右盘,使用游码,会导致所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少,导致溶液的浓度偏低,故 C 错误;D. 所用 NaOH 固体已潮解,称取一定质量的 NaOH 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应以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的体积变化为突破口,只要会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及溶液体积变化,即可推断出配制溶液的浓度的大小变化。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15、 稀 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 =2Fe3 +3H2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Ba 2 +SO42-=BaSO4C.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2H =H2O+CO2D. NaHSO4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后恰好显中性 Ba2 +2OH +2H + SO42-=BaSO4+2H 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稀 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 +H2,A 项错误;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2OH +Ba2 +SO42-+2H =BaSO4+2H 2O,B 项错误;C.碳酸
16、钙是难溶于水的盐,与盐酸反应- 8 -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 =H2O+CO2+Ca 2 ,C 项错误;D.NaHSO 4溶液中加入 Ba(OH)2溶液后恰好显中性 Ba2 +2OH +2H + SO42-=BaSO4+2H 2O,D 项正确;答案选 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3.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KMnO4O 2 B. CO2CO C. Br Br 2 D. Fe2O3Fe【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分析。【详解】A.KMnO 4O 2中 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但 KMnO4分解即可生
17、成氧气,故不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故 A 错误;B.CO2CO 中 C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加入碳,故 B 错误;C.Br-Br 2中 Br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来实现,如加入氯气,故 C 正确;D.Fe2O3Fe 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加入铁粉,故 D错误。 故选 C。【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即做氧化剂,需要添加还原剂,反之,元素化合价升高,即做还原剂,需要添加氧化剂。14.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 “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 2SO 2=2Ag2S2H 2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武冈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