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2、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成功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G,被人们称为第一个可以“称量”地球质量的人,那么利用引力常量 G 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2
3、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相连的物块 A 和 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 A 紧靠竖直墙壁,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 B 后留在其中(子弹打击的时间极短),关于由子弹、弹簧和 A、B 所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射入物块 B 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动量均不守恒B物块 B 带着子弹向左运动,直到弹簧压缩量达最大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都不守恒C弹簧推着物块 B 向右运动,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都守恒D物块 A 离开竖直墙壁后,直到弹簧伸长量达最大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和动量都守恒3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利用它我们可以进行许多分析和预测2016
4、 年 3 月 8 日出现了“木星冲日”当地球位于太阳和木星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时,天文学家称之为“木星冲日”木星与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5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运行的加速度比地球的大B木星运行的周期比地球的小C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 2017 年D下一次的“木星冲日”时间肯定在 2018 年4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出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 1 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 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 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
5、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 1103kg/m3)( )A0.15Pa B0.54Pa C1.5Pa D5.4Pa5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 T0。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 P 经 M、Q 到 N的运动过程中( )A从 P 到 M 所用的时间等于B从 Q 到 N 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从 P 到 Q 阶段,速率逐渐变小D从 M 到 N 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6小球 P 和 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 Q 球的质量,悬挂 P 球的绳比悬挂 Q 球的绳短将两球
6、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A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 Q 球的速度B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 Q 球的动能C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 Q 球所受绳的拉力D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 Q 球的向心加速度7如图所示,两个物体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其中物体 A 置于光滑水平台上,物体 B 穿在光滑竖直杆上,杆与平台有一定的距离,A、B 两物体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跨过台面边缘的光滑小定滑轮,绳保持与台面平行现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当物体 B 下落 h 时,物体 B 的速度为2v,物体 A 速度为 v.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 g)(
7、)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A该过程中物体 B 的机械能损失了B该过程中物体 B 的机械能损失了 mghC物体 A 在台面上滑动的距离为 hD该过程中绳对系统做功为二、多选题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 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 P,牵引力为 F0t 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 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汽车牵引力 F、汽车速度 v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间 t 变化正确的是( )A B C D9甲、乙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动量分别为
8、p 甲 10 kgm/s,p 乙 14 kgm/s,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当甲追上乙发生碰撞后,乙球的动量变为 20 kgm/s,则甲、乙两球的质量 m 甲 m 乙 的关系可能是( )A3:10 B1:10 C1:4 D1:610如下图所示,固定在地面的斜面体上开有凹槽,槽内紧挨放置六个半径均为 r 的相同小球,各球编号如图。斜面与水平轨道 OA 平滑连接,OA 长度为 6r。现将六个小球由静止同时释放,小球离开 A 点后均做平抛运动,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各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 1 的机械能守恒B球 6 在 OA 段机械能增加C球 6 的水平射程最小D六个小球落地点各不
9、相同11如图所示,一位网球运动员以拍击球,使网球沿水平方向飞出.第一只球飞出时的初速度为 v1,落在自己一方场地上后,弹跳起来,刚好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场地的 A 点处.第二只球飞出时的初速度为 v2,直接擦网而过,也落在 A 点处. 设球与地面碰撞时没有能量损失,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A网球两次飞出时的初速度之比 v1v 2=1:3B网球两次飞出时的初速度之比 v1v 2=1:2C运动员击球点的高度 H 与网高 h 之比 Hh= 4:3D运动员击球点的高度 H 与网高 h 之比 Hh=3:2第 II 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2图甲是某同学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其步骤如下:A.易拉罐内盛上
10、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小车上,小车连接纸带。合理调整木板倾角,让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B.取下轻绳和易拉罐,测出易拉罐和细沙的质量 m 及小车质量 M。C.取下细绳和易拉罐换一条纸带,让小车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乙(中间部分未画出),O为打下的第一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 f,重力加速度为 g。(1)步骤 C 中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为_;3(2)为验证从 OC 过程中小车合外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测出 BD 间的距离为 x0,OC间距离为 x1,则 C 点的速度为_。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_(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3用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
11、 A 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 B 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下挡光时间 t,测出 AB之间的距离 h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1)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下列哪些物理量_AA 点与地面间的距离 HB小铁球的质量 mC小铁球从 A 到 B 的下落时间 tABD小铁球的直径 d(2)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v=_,若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 与 h 的关系式为 =_四、解答题14滑板运动是一项惊险而又刺激的极限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现将其一条赛道简化成如下模型,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
12、地面垂直.滑板运动员用小物块替代,小物块以速度 v 从轨 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求:轨道半径 r 为多大 时,此距离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5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圆盘最上端有一点 P,飞镖被抛出时与 P 等高,且与P 点距离为 L。在将飞镖以初速度 v0垂直盘面瞄准 P 点抛出的同时,圆盘绕经过圆心 O 点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若飞镖恰好击中 P 点(飞镖击中 P 点时,P 恰好在最下方),求:(1)圆盘的半径 R;(2)P 点随圆盘转动的线速度 v。16如图
13、所示,光滑固定斜面倾角 =30,一轻质弹簧底端固定,上端与 M=3kg 的物体 B相连,初始时 B 静止,A 物体质量 m=1kg,在斜面上距 B 物体 S1=10cm 处由静止释放,A 物体下滑过程中与 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 AB 经 t=0.2s 下滑 S2=5cm 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 B 可视为质点,g 取 10m/s 2,求:(1)从碰后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2)从碰后至返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体 B 冲量的大小17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下部为半圆形,半径为 R=0.3 m,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分别为 m、2m
14、 的两小环 A、B 用长为 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A 环距轨道底部高为,现将 A、B 两环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 g,已知 sin 37=0.6,cos 37=0.8,求:(1)运动过程中 A 环距轨道底部的最大高度;(2)A 环到达轨道底部时,A、B 两环速度大小。18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的小球 B 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质量2m为 的小球 A 以速度 向右匀速运动,接着逐渐压缩弹簧并使 B 运动,过一段时间后,A 与弹簧分m0v离。设小球 A、B 与弹簧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以内。4(1)求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
15、能 E;(2)若开始时在小球 B 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图中未画出),在小球 A 与弹簧分离前使小球 B 与挡板发生正碰,并在碰后立刻将挡板撤走。设小球 B 与固定挡板的碰撞时间极短,碰后小球 B 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设此后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 ,求 可能值的范mE围。2019 届 江 西 省 南 昌 市 第 十 中 学 高 三上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物 理 试 题物 理 答 案1D【解析】A: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据 ,可求得地球质量。故 A 项能算出地球质量。B: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据 和 ,可求得地球质量 。故 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南昌市 第十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