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1.生活中常见手机支架,其表面采用了纳米微吸材料,用手触碰无粘感,接触到平整光滑的硬性物体时,会牢牢吸附在物体上如图所示是手机被吸附在支架上静止时的侧视图,若手机的质量为 m,手机平面与水平间夹角为 ,则手机支架对手机作用力( )A. 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为 mg,方向竖直向下C. 大小为 mgcos ,方向垂直手机平面斜向上D. 大小为 mgsin ,方向平行手机平面斜向上【答案】A【解析】【分析】手机受到的所有力之中,除重力外,其它力的施力物体都是支架。【详解】受力分析可知,手机除受重力外,还受到手机支架给
2、它的其它力。手机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支架给手机所有力的合力必然和重力等大反向,即 ,方向竖直向F支 架 =mg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点睛】根据多力平衡的特点即可求解,即支架对手机所有力的合力必然与手机重力等大反向。2.质量为 m60kg 的同学,双手抓住单杠做引体向上,他的重心的运动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取 g 10m/s 2,由图像可知2A. t=0.5s 时他的加速度为 3m/s2B. t=0.4s 时他处于超重状态C. t =1.1s 时他受到单杠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620ND. t =1.5s 时他处于超重状态【答案】B【解析】(1)根据速度图象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t=0.
3、5s 时,他的加速度为 0.3m/s2,选项 A 错误;(2)t=0.4s 时他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他处于超重状态,B 正确;(3)t=1.1s 时他的加速度为 0,他受到的单杠的作用力刚好等于重力 600N,C 错误;(4)t=1.5s 时他向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向下,他处于失重状态,选项 D 错误;故本题选 B【点睛】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斜率代表加速度的特点,可以计算 t=0.5s 时的加速度;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可以确定他的超、失重状态;3.如图所示为 a、 b 两颗卫星运行的示意图, a 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 b 为地球同步卫星,P 为两卫星轨道的切点P、Q 分
4、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卫星 a、b 的周期可能相等B. 卫星 a 在由近地点 Q 向远地点 P 运行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减小C. 卫星 b 经过 P 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卫星 a 经过 P 点时的速率D. 卫星 b 经过 P 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 a 经过 P 点时的向心力3【答案】C【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结合 b 轨道的半径大于 a 轨道的半长轴,可知卫星 b 的周期一a3T2=k定大于卫星 a 的周期,A 错误;卫星 a 在由近地点 Q 向远地点 P 运行过程中,离地越来越高,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逐渐增大,B 错误;因为卫
5、星在轨道 a 经过 P 点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 b,故卫星在 b 轨道经过 P 点的时速率大于在 a 轨道经过 P 点时的速率,C 正确;由于不知道两颗卫星的质量是否相等,所以不能判断出二者在 P 点受到的向心力相等,D 错误4.如图甲所示,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以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若将质量分别为 2m、3m、4m、5m 的小球,分别以同样大小的速度 v0从半径均为 R= h 的竖直12圆形光滑轨道的最低点水平向右射入轨道,轨道形状如图乙、丙、丁、戊所示。则质量分别为 2m、3m、4m、5m 的小球中,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仍为 h 的是(小球大小和空气阻力均不
6、计)A. 质量为 4m 的小球 B. 质量为 3m 的小球C. 质量为 2m 的小球 D. 质量为 5m 的小球【答案】A【解析】【详解】甲图将质量为 m 的小球以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此时速度为零;乙图将质量为 2m 的小球以速度 v0滑上曲面,小球若能到达最大高度为 h,则此时速度应该至少为 ,则此位置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大于初位置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因此gR不可能;丙图将质量为 3m 的小球以速度 v0滑上曲面,小球若从最高点抛出,做斜抛运动,则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不可能达到 h 高度;丁图将质量为 4m的小球以速度 v0滑上曲面,小球若能
7、到达最大高度为 h,则此时速度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满足条件;戊图将质量为 5m 的小球以速度 v0滑上曲面,小球若从最高点抛4出,做斜抛运动,则此时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不可能达到 h高度;故选 A。【点睛】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掌握曲线运动时,最高点的速度不为零,而直线运动最高点速度为零,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用轻杆 AO(可绕 A 点自由转动)和轻绳 BO 吊着一个重物 M,保持 AO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 BO 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绳子的拉力一直减小B. 当 BO 逆时针由水平转到竖直,轻杆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C. 若增
8、大 ,保持 OB 水平 , 仍使重物 M 处于平衡,则 AO、 BO 的拉力均增大D. 当重物 M 的质量增大时, AO、 BO 的拉力均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拉力,如图所示将两个拉力合成,其合力与第三个力:重力平衡,由图象可以看出,OB 绳所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当垂直时取最小值;OA 杆受到的拉力一直减小;故 AB 错误;增大 M 的重力 G时,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 AO 的拉力 、BO 的拉力 ,当 M 的重力 G 增大,T=Gsin F=GtanAO、BO 的拉力均增大,故 D 正确;增大 ,保持 OB 水平,仍使重物 M 处于平衡,则AO、BO
9、 的拉力均减小,C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56.2018 年 10 月 10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 32 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36000km, 7 月 29 日又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发射了第 33、34 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的轨道半径均为 215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三颗卫星的发射速度均小于 7.9km/sB. 第 32 颗卫星与第 33 颗卫星加速度大小之比 (4372)2C
10、. 第 32 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第 33 颗的大D. 第 32 颗卫星与第 33 颗卫星的运动周期之比为 (4372)23【答案】B【解析】【详解】轨道半径越大发射速度越大,大于第一宇宙速度,则 A 错误;根据 ,解GMmr2=ma得 ,则第 32 颗卫星与第 33 颗卫星加速度大小之比 ,选项 B 正确;a=GMr2 a32a33=(2150036000)2=(4372)2解得 ,则第 32 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第 33 颗的小,选项 C 错误;GMmr2=mv2r v= GMr根据 解得: 可知 ,选项 D 错误;故选 B.GMmr2=m42rT2 T=2 r3GM T3
11、2T33= (2150036000)3=(4372)327.如图所示是质量为 1kg 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 t=1s 时,滑块的加速度为零B. 在 4s 末6s 末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 2.5m/sC. 在 3s 末7s 末时间内,合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2WD. 在 5s 末6s 末时间内,滑块受到的合力为 2N【答案】C【解析】在 t=1s 时,滑块的加速度为: ,故 A 错误;在 4s-6 s 时间内,滑块a=vt=4(2)3 =2m/s2的位移为: ,则滑块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 B 错误;x=1241+41=6m v=xt=62=3
12、m/s6在 3s7s 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合力做功 ,合力W合 =12mv2212mv21=121(042)=8J做功的平均功率的大小为 ,故 C 正确。在 5s-6 s 时间内,滑块的加速度大P=|W合 |t =84=2W小为: =4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合 =ma=14=4N,故 D 错误;故选 C。a=vt=401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要知道动能定理是求合力做功常用的方法。8.如图所示,一枚手榴弹开始时在空中竖直下落,到某位置时爆炸成沿水平方向运动的a、 b 两块,已知两块同时落地,其中 a 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
13、离 OA 大于 b 落地时飞行的水平距离 O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爆炸瞬间 a、 b 两块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B. a、 b 两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爆炸瞬间 a、 b 两块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D. 爆炸瞬间 a、 b 两块的动能变化量相等【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爆炸后两块同时落地,说明爆炸瞬间两块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故爆炸是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因 OA 大于 OB,所以爆炸瞬间 a 获得的水平速度较大,因而落地时也是 a 的速度较大,A、B 错误;因水平方向的初动量为零,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爆炸后 a、 b 两块的水平方向动量应等值、反向,C 正确;结合爆炸后两
14、块的速度和动量可知, a 块的质量较小,根据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可知, a 块的动能变化较大,D 错误。故选 C9.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v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g)7A. B. v216g v28gC. D. v24g v22g【答案】B【解析】物块由最低点到最高点有: ;物块做平抛运动: x=v1t; ;联立解12mv2=2mgr+12mv21 t= 4rg得: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时, x 最大,故选 B。x=4v2gr16
15、r2 r= 4v2g216=v28g【名师点睛】此题主要是对平抛运动的考查;解题时设法找到物块的水平射程与圆轨道半径的函数关系,即可通过数学知识讨论;此题同时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在电动机带动下始终保持以速度 v 匀速运动,某时刻质量为 m 的物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经过一段时间物块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对于物块放上传送带到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B. 物块运动的时间为v2gC. 物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v2gD. 物块
16、相对传送带的位移大小为v22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块相对传送带向左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即物块所受合外力为 ,f=mg加速度 ,物块运动的时间 , 物块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 ,物块相对传送带的a=g t=vg s=v22g8位移大小 ,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s=vts=v22g【点睛】根据相对运动方向求得摩擦力方向;由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即可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然后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求得运动时间、位移,然后由几何关系求得相对位移1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一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恒力 F 作用于物体上,恒力 F 在物体上作用了一段时间
17、(作用过程中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则在此过程中A.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B. 力 F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C. 力 F 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D. 力 F 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答案】BC【解析】【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合力为 Fcos;重力和支持力都与位移垂直,不做功,故拉力的功等于总功,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 A 错误,B 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动量增加量等于合力的冲量;合力为 Fcos,小于拉力,故拉力的冲量大于动量增加量,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点睛】本题关键理解和掌握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明确总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南市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物理 上学 期期 试卷 解析 DOC
